圣山之上,先生從震撼中緩緩回過神來。
他隱隱猜到,那個獨對十萬天兵的人物,就是幾萬年前的天界神將。那么這般思索的話,他已隕落?
“神將于三萬年前無敵三界,詭異蔓延之際神將下界扶持了軒轅圣皇,而軒轅圣皇約莫在一萬年前修為臻至巔峰,那時他去挑戰了天帝,可他為什么要去挑戰天帝,神將當時又在何方?”先生打了個哈欠,“真是費解。”
先生是個有趣的人,他平日里自然不會思索這些典籍里的未解之謎,因此一直沒發現漏洞,但如今自蘇白的身上牽扯出了上古之事,便不由嚴肅起來。
一萬年滄海桑田。
他成為了先生,師兄弟全都以生命去加固封印,自己這條老命又能愛惜多久?該擔的責任總是要擔。
失落之鏡所顯示的過往已去,未來緩緩展開,然而這次,鏡中的畫面變幻不停,難以定格。
相對來說,此鏡并非那樣逆天,它對未來的預測只是一種時光的投影,時間較短,甚至可能只有一個畫面。對先生來說,一個人的心性可從過去推斷,未來只是一場莫測的虛幻。
然而,自己什么都看不到,這……十分不正常。
“除非……”
他有一個不敢相信的猜測。
……
鏡中,蘇白聽完仙道與圣道的來源,心緒難平。先生采用靈識灌頂的方式,因此貌似不短的故事,在他的腦海中也只是瞬間而過。
歷史太長,所以滄桑。而他在片刻之間洞悉過往,心中反而久久難以平復。
蘇白再次盤膝而坐,腦海中關于圣道的修行秘訣一點點浮現而出。
“玄法乃修行之基,圣者玄法亦稱圣法。”
“修行第一境,感應境。玄法為引,換靈入體,形而歸應,大道筑基。”
“仙道以法鑄仙根,圣道以法煉圣心。”
“仙道以換靈、歸應、筑基三小境納仙根,破一境;圣道以無畏圣心破桎梏,轉而強納天地靈。”
“修行第二境,通玄境。仙道以仙根溝通天地,法力通玄,變幻難測;圣道以圣心悟玄法至理,旁觀天地,如掠造化。二境修行者精神之力化作靈識,妙用多多。”
“修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三境,觀妙境。修行者以玄法悟種種玄妙,成就己身攻伐守御之威。”
“修行第四境,逍遙境。仙根圓融,圣心浩瀚,法力難竭,逍遙天地間。”
“修行五六七之境,法相、法身、歸元,仙道稱為天人,圣道稱為從圣。”
“八境者,天人登仙,從圣封圣。”
“仙根為長生源,圣心為圣者堅韌不拔之道心,修圣者雖境界與仙道一般,但每一境皆是不同。”
“圣心可克仙根。因而九天雖封,圣者依舊是玄門眼中釘。”
蘇白于是對仙圣之境了然于胸,定了定心神,以玄法浩然長歌開始修行。
蘇白的圣心,便是他的劍心。
以劍心化圣心,圣道便有了無窮銳氣。
修行體系最核心是仙根和圣心,然而當年人族費盡心思從神魔那里學到的、創出的東西,卻是玄法和玄妙。
玄法才是變強的手段。圣道與仙道的區別,便在于所修行玄法的極大差異。軒轅圣皇真正了不起的,不是改仙根為圣心,而是創出了無數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