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室的時候,梁醫生冷不丁地對允超說了一句:“允超,我發現,你剛才還挺像那么回事的。”
“誒?”允超頓時感到有些受寵若驚,“老師,您剛剛是在夸我嗎?我的天吶!這可是您第一次夸我欸!”
在允超看來,眼前的這位頗有滅絕師太風范的中年女人就如同一尊“鐵觀音”一樣不近人情,就像是今天他只才來了第一天,他就感覺這位梁醫生好像已經罵了他十幾次了……
“我只是說你有點樣子,不過還是需要努力的。”
“呃……”
“你現在還欠點功夫,其實從他的呼吸聲你就應該必須聽出來,他到底是因為喉間有異物而產生的呼吸不勻,還是因為氣管手術而致使的手術后遺癥。不過,這些都需要你慢慢地練!”說到這里的時候,梁醫生突然間看向了允超,然后很是認真的對他來了一句,“從今天開始,只要是有氣管病之類的患者,包括哮喘病癥的在內,你都要好好的去聽他們的呼吸聲到底有哪里是不一樣的!聽完把不同之處記錄下來,然后交給我。”
聽到梁醫生的這個要求時,允超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什么操作啊!記錄患者的呼吸聲……
這到底要怎么記錄啊!
而且,他聽患者呼吸聲的時候需要帶聽診器嗎?
正當他還在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梁醫生突然又補充了一句,“哦,對了!我剛才忘說了,聽患者呼吸聲的時候不許借助聽診器之類的醫療器具,就純靠耳朵去聽。”
“老師,這也太……”
沒等允超的話說完,梁醫生便很是嚴厲的批評道,“太什么?你以為外科醫生是那么好當的?你現在不積攢很強的臨床技術與臨床診斷,那么等你真正到了工作崗位上的時候會很麻煩!而且,你真的以為等你成為了一名醫生的時候,還會有人教你這些嗎?”
“可……”
“好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做不做是你的自由,我不強迫你,可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那你就必須要好好做!”
其實,梁醫生也是這樣過來的。
那個時候的她剛從醫科大學畢業沒多久,去實習的時候缺少臨床經驗,原本想著,一個實習生,臨床技術不甚熟練也是常事,但是當她到了普外科,并且遇見了帶她的那個醫生,她才真正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不負責任。
那位醫生也是讓她去聽各個不同患者的呼吸聲,以此來判斷他們到底是哪里有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她也覺得很累,甚至是力不從心,因為沒聽完一個患者的呼吸聲,基本上她的判斷與實際檢查所得出的結果都是相差甚遠的,一次兩次倒也罷了,時間一長,她的自信心也難免會受到一些打擊,再加之當初她在醫科大學也算是非常優秀的學生了,所以難免骨子里會有些心高氣傲的。被那樣一打擊,她甚至是極度懷疑當時帶她的那位醫生的用意到底是什么……直到有一次在值夜班的時候,她忍不住抱怨她自己當下所作的一切一點意義都沒有的時候,那位醫生才對她說了他的用意。
醫生從診斷到治病,水平是一方面,但是百分之七十的水平都是建立于他對于這個患者的狀態是不是有一個很清楚的了解與判斷。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則是天賦跟努力。
撇開后者不說,基本上能從醫科大順利畢業的病理知識應該也都基本掌握了,所以了解這方面差不多也都可以大致了解了,但這并不能說明就一點問題都沒有,恰恰所有的新手醫生的問題都出在對待一個病理的判斷上。就跟上學考試做選擇題一樣,沒有掌握正確的答案,所以昨晚得出的結果也都是四個人四種答案。就是要盡可能降低這種事情所發生的頻率,所以在實習期間她的老師才會讓她通過觀察,并善于利用觀診,聽診,觸診來直接做出對患者最準確的判斷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