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啊……”周濟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嗯,以后你正式工作的時候,不管去哪個科,你都要記住一件事情,那就是針對于不同的病人,需要采用各不相同的診斷方法。”
“嗯,記住了。”
說話的同時,周濟看了一眼剛才夏安縫合的那部分傷口。
雖然不是第一次見識到他的縫合技術,但是再看還是會覺得很吃驚。
先暫且不說夏安采用的貫穿式縫合法是除去8字縫合法之外最難的縫合技術,就憑這傷口邊緣對接完美、針路整齊平坦,以及縫線力度控制極佳,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便可以充分的看出操作縫合的這位醫生水平是有多高!
其實不管是在職的醫生,還是醫學院里的實習生都很清楚,縫合技術雖然比不得外科手術來得那么復雜,但卻是每場手術,包括在處理中度含中度以上創口必不可少的步驟之一。普遍來說,從縫合技術上就可以看出一位醫生所具備的細致程度、專注程度、實操水準等多種綜合能力。
而夏安的這種縫合技術,絕對是教科書級別的!
感覺還沒休息幾分鐘,便看見醫護人員推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小男孩兒進了治療室。
男孩兒的頸部被護士死死按壓,抬手之后黑紅色血液外滲,皮緣兩側外翻,組織切口較大,頸部靜脈部分受損。
“這孩子的父母說,他晚上在路上玩兒的時候被一塊放在窗戶臺上的平面玻璃砸到,之后就陷入昏厥了。”
“這是頸靜脈受損吧!”夏安醫生拉過推床便對周濟說道,“你來處理一下這孩子的傷口。然后我看能不能縫合,如果不能縫合,那我就立刻送他下手術通道。”
“好的!”周濟不敢有任何猶豫的便戴起了醫用手套。
他看了一下這孩子傷口的同時,眼前的彈幕也給出了相應的判斷。
【這孩子頸部靜脈受損,傷口深達三厘米,貫穿血管,有噴血癥狀。建議使用傳統的血管清創法進行清創工作。】
這對于周濟而言,其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他給傷者注射了局部麻醉之后,便開始了清創工作。
他先是分離了血管兩截斷端,又用血管夾夾住血管斷端外膜向外牽引后剪去大約0.5cm的長度,從而剝離血管外膜。因為傷者為一個三歲大的孩童,血管較細,也較容易受損,這樣做就可以降低在縫合血管時不慎損傷血管壁的幾率。
“周濟。”看了周濟的血管外膜剝離操作,夏安不禁夸贊了一句,“你可以的呀!看來你對于血管損傷后的清創這一塊兒掌握的很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