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伯親自查看了尸首,又詢問了幸存之人,再通過追查鹽幫,找到了齊玄素落腳的客棧,卻發現客棧已經人去樓空,惱怒之下,“天廷”直接將客棧付之一炬。
不過風伯也大概推測出事情的經過。
按照幸存之人的說法,甲子神在動手之前喊了一聲“黑衣人”,而彈丸的碎片又是出自道門的天機堂。
道門和朝廷在火器這方面交流頻繁,并不是什么秘密。
無論哪種情況,都說明殺人之人不是普通的江湖人物,要么是道門之人,要么是朝廷之人。
一個難題擺在了風伯的面前。
要報復嗎
不是說不能招惹道門,而是當下的道門顯然還余怒未消,這個時候去貿然招惹道門,恐怕不是明智之舉,用俗話來說,就是燒餅糊了不看火候,有自己往銃口上撞的意思。
青鸞衛那邊,得了黑衣人的協助,正是底氣足膽氣粗的時候,同樣不好招惹。
可風伯也不能一點表示也沒有,再這樣下去,人心就徹底散了,開壇的事情也就沒戲了。
這便陷入兩難之中。
兩難若能兩顧,那是最好。如果實在顧不過來,便只能兩害相較取其輕。
風伯思來想去,決定自己親自去追殺此人,其余人不動。
道理很簡單,連番打擊之后,士氣低落,應該以休整為主。而且如今風聲很緊,打動人馬行動很容易引起道門或者朝廷的注意,然后落入被圍剿的境地之中,倒不如他獨自行動,不易被人察覺。
至于如何尋找此人,風伯也有手段,他在甲子神的身上找到了些許不屬于甲子神的血跡。
甲子神畢竟是玉虛階段的武夫,就算齊玄素遠勝于他,也不能毫發無損地將其打死,只是因為血肉衍生的緣故,些許小傷,轉瞬愈合,等同沒有受傷。
這些許血跡,便是尋人的關鍵。
道門有厭勝之術、含沙射影之術,只要取得他人的指甲、發絲等物,便可以此為媒介制成草人,傷草人如同傷人,或是借以草人將中術之人的三魂七魄通通拜走。
風伯要用的法術與此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他以些許血跡為引,運轉神通,然后閉上雙眼。
驀然間,風伯的眼前呈現出一副模糊圖景一人披著斗篷,正騎馬奔馳在寬闊官道上,身后一溜揚塵。
路旁的一塊界碑一閃而逝,上書“涼州”兩個大字。
與之同時,風伯生出幾分冥冥之中的感應,已經是確定了目標。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