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內部也分許多派系,尤其是游離在道門之外的一方諸侯們,各有自己的人馬。
李天月的麾下少有男子,多是女子。
倒不是李天月對男人有什么偏見,而是李家認大齊皇室為祖,李天月最是敬佩平陽公主,史料記載,大齊高祖皇帝起事之初,第三女平陽公主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起兵以應高祖,營中號曰“娘子軍”。
除此之外,當年金帳汗國有一位小閼氏,容貌姣美,聰明機敏,能歌善舞,武藝超群,通兵略,知權謀,曾輔汗王執掌政事,成功地消弭了中原與金帳之間的多年戰事,實現了邊境互市。其出行常帶一支女兵,時人謂之“娘子軍”。
李天月雖然郁郁不得志,既不能馳騁疆場,也不能廟堂開闔,但因為年輕時的志向情懷,還是效仿古人行事,重用女子,組建了一支只聽命于她個人的“娘子軍”。
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只是因為主帥是女子而被稱作“娘子軍”,李天月組建的“娘子軍”卻是更類似于小閼氏的“娘子軍”,從主帥到兵卒都是女子。
正因如此,此處梧桐院的護衛并非男子,而是女子,便于偽裝成清倌人和各種丫鬟,很難讓人分辨。
這些女子都是從小就被李天月收養,然后因材施教。如李青奴這種美人胚子,就遍請名師,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境界修為不過是添頭,除了駐顏之外,真就是強身健體了。而容貌一般之人,便練氣習武,成為李天月麾下“娘子軍”中的一員。
至于李青奴,最早的時候,李天月只是覺得奇貨可居,不想輕易送出去,總想著再留一留,結果時間久了,反而有了幾分感情,舍不得送出去了。
李天月一生未嫁,膝下無子無女,便將李青奴視作半個女兒,而且她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也要找個合適的人選繼承自己的位置,于是李青奴便成了李家的義女,只是因為李天月還未下定最后的決心,所以李青奴現在只是不記名的義女。
待到李青奴正式成為李家的義女,那就大不一樣了,最起碼陸云風不敢再去公然威逼李青奴,因為記名就意味著上了族譜,陸云風再說什么陪他一晚的話語,便是打李家的臉面了,敢于打李家里面的人不是沒有,可陸云風絕對不在其中。
至于李天貞與張月鹿的矛盾,除了李家和張家地位相當的原因之外,關鍵還是李天貞主動挑事,在“門當戶對”的情況下,還是要講道理的,不占理就是不占理。
此時李青奴的閨房外,便有兩個丫鬟打扮的女子守著。
“老主人不在,她倒是大模大樣地裝起主人了,又是辦武會,又是結交江湖人士,還支使起我們了。”一個梳著垂掛髻的丫鬟用手指纏繞著自己的青絲,口中抱怨道。
“阿綾,你就少說兩句。”另一個丫鬟看了她一眼,“以前只有主人,從來沒有什么老主人。現在有了老主人,自然就有少主人,你自己都一口一個老主人,事情早已經是明擺著了。”
阿綾嘆了口氣“小紅,我知道,我當然知道。可我就是不甘心,她憑什么就憑她長得好看嗎”
“夠了。”小紅冷冷道,“這個話說到這里就打止,什么叫就憑長得好看你要是有膽,當面跟小姐說。或者,等老主人回來,你去跟老主人說。”
阿綾頓時不說話了。
小紅放緩了語氣“美人年年有,可是能名滿帝京的又有幾個有人生下來就是謫仙人,有人生下來就是人上人,有人生下來就是傾國傾城,這就是人家最大的依仗。羨慕不來,也強求不來,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
阿綾心里好生憋屈,可小紅說的是情也是理,她又不好反駁,只能坐在那里生悶氣,但她的性子如何憋屈得住,也就憋了一會兒,又開口道“小紅,你說這兩個人是什么關系”
“誰”小紅明知故問道。
阿綾朝身后的閨閣努了努嘴“當然是里面那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