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來說,如果是直奔長生不死而去,可以不學這些神通,一心提升境界修為。不過弊端也很明顯,若是遇到敵手,空有一身境界修為,很容易就會被敵手越境而戰。就算成為長生仙人,也不是高枕無憂了,戰死的仙人不在少數,比如創出“魔刀”的宋政。
另一方面,道門的體制也不支持一味提升境界修為。
道門不是江湖幫派,它是一個龐大又復雜的體系,沒有誰是不可缺少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境界修為成了道門提拔的重要參考條件,新一代的道門弟子通過將他們的境界修為變現為權力地位,完成了境界修為與權力地位的兩方面的整合。
那時候的道門,就是由境界最高之人掌管著,兩手都要抓,結果就是大部分人的精力有限,兩手都不硬,境界高不意味著就能治理好道門、能處理各種復雜問題。
各種矛盾加劇,后來靈官的出現緩和了這種矛盾,使得部分境界修為不那么高卻擅長處理各種事務的道士也可以進入道門的核心高層。
五代大掌教則是直接明確了這個問題,即治理道門、占有權力并維護權力也是一門極為專業的差事,不亞于提升自身境界修為,他不否認有玄圣這樣的天才可以同時兼顧兩者,他本人也可以兼顧兩者,可這樣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更多時候要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六代大掌教無疑就是反例,不到六十歲就躋身仙人境界,最后卻一事無成,甚至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于是從五代大掌教開始,一直不被重視的功勛制度和停年制度一再拔高,哪怕是李長歌、姚裴這樣的天之驕子也不能憑借境界修為一飛沖天,必須要有足夠的事務經歷,才能居于高位,就是為了杜絕某些空有境界修為之人占據高位,從而導致不正確、不專業的決策。
張月鹿無疑是這個制度的受益人,正是因為她有著各種事務經歷,所以才能早早就看到道門存在的各種問題,繼而開始思考解決辦法,在不斷的實踐中產生足夠成熟的施政理念和行事手腕,遠比那些一心求道求長生之人更適合執掌道門。
想要做事,就難免涉及到與人爭斗,避免不了使用暴力手段,神通法術自然就成了必須的手段。
正因如此,就算在書齋里做學問的人都要學些防身的手段,更何況是齊玄素這種時常與人爭斗拼命之人,所以齊玄素才會迫切地想要學一門大成之法。
齊玄素選定“魔刀”之后,孫合悟也不廢話,直接領著齊玄素向外走去這里就是居住區,不是藏書區。
兩人出了坤園,穿過兌園,經過明堂,來到震園,再從震園來到藏書的艮園。
在這里總共有八十一座藏書樓,呈回環結構分布排列,藏書內容分門別類,天文地理、巫農醫工、諸子百家、奇聞游記、幾乎是無所不包。其中對外開放的只有七十二座藏書樓,位于最中心位置的九座藏書樓必須經過萬象道宮的高層許可之后才能進入其中。
孫合悟既然能在掌宮大真人離開的時候代掌萬象道宮,自然是有這個權限的。
九座藏書樓不分主次,圍成一個圓,孫合悟領著齊玄素進了東北方位的一座藏書樓中,入眼是一個大廳,并無書架,空空蕩蕩,正對門的是一面墻壁,刻有太上道祖的五千言。
孫合悟取出一柄密鑰,雙手舉起,就見這面墻壁如同兩扇門戶一般從中分開,露出一條長長的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