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孫真人,修煉魔刀的代價是什么”
孫合悟有些老學究慣有的毛病,講解一個問題恨不得從開天辟地開始講起,說道“這還要追溯到宋政發跡之前,他與你一樣,沒什么顯赫出身,沒有家族助力,不過有貴人扶持,這位貴人就是中道門的首領地師徐無鬼,徐祖對宋政有傳道授業的恩情,從這一點上來說,宋政也好,澹臺云也罷,還能算是玄圣的半個同門。正因如此,宋政的一身所學中有著許多徐祖一脈的痕跡,他在創出魔刀的時候,甚至參考了一部分太陰十三劍。”
齊玄素又問道“我記得有一位歸順了道門的古仙,名為太陰真君,而太陰十三劍的名中也有太陰二字,兩者是否有聯系”
“有聯系,不過此太陰十三劍非彼太陰十三劍。”孫合悟撫須道。
齊玄素愈發不解“此話怎講”
孫合悟道“太陰真君創出的太陰十三劍本是一門神道功法,以神力為催動,不過徐祖天縱奇才,竟是將這門功法改成了一門地仙傳承的功法,如今我們道門傳承的太陰十三劍其實是徐祖改良后的太陰十三劍,而非太陰真君原創的太陰十三劍。”
“原來是這樣。”齊玄素了然道,“如此說來,魔刀也會產生心魔”
孫合悟道“那倒不是,太陰十三劍的心魔在于最后一式劍魔由我生,又名心魔由我生,威力最大,最是兇險,若是邁不過去,便心魔反噬,化作劍奴傀儡,為他人做了嫁衣裳,湊夠十三尊劍奴,便可結成太陰劍陣。宋政摒棄了劍奴的部分,你不必擔心會被心魔取而代之,不過以器馭人,便要受制于手中之刀,若是凡刀凡劍也就罷了,靈刀寶刀皆有靈性,其殺性之強,遠勝常人,若是心志不堅,則能放不能收,用大白話來說,容易殺紅了眼,六親不認。”
齊玄素想了想,說道“若是用殺性不強的慈悲刀兵,是否可以抵消這種殺性”
孫合悟冷笑一聲“修煉太陰十三劍也可以不要心魔,結果就是無緣最后一式劍魔由我生,結不成劍陣,拿什么與慈航普度劍典抗衡你若害怕心魔,直接修煉慈航普度劍典豈不是更好。同理,魔刀的精髓就在于這份殺性、狂性,你直接用外力壓制了,那魔刀與大衍靈刀又有什么區別你接著修煉大衍靈刀豈不是更好”
齊玄素被說得啞口無言,只能誠心認錯。
孫合悟這才接著說道“之所以說魔刀的隱患要小于太陰十三劍,是因為魔刀失控之后,只傷人不傷己,只會揮刀斬向旁人,卻不會斬向自己。這大約也與創始之人的性情有關,宋政貴己,萬事以己為先。雖然徐祖行事只看結果不問對錯,但不可否認,他是個有大勇氣之人,與人斗,也與己斗,愿意從萬死中覓取一生。”
齊玄素道“既然太陰十三劍可以降服心魔,想來也有收束魔刀殺性的辦法。”
孫合悟說道“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除了以自身心志對抗之外,也可以用外力化解,這可比太陰十三劍的心魔好太多了,心魔可以封鎮,也可以強行拔除,卻不能化解,最后還要著落在自己的身上。魔刀不然,外人就能幫你。你不是與張月鹿的關系好嗎正好她修煉慈航普度劍典,你若發狂,她可以直接用慈航普度劍典的心字卷幫你恢復理智。”
齊玄素一向信奉求人不如求己,不由道“若是她不在身邊呢”
孫合悟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其實也有其他解法,那便是鬼仙傳承,方士素來以靈臺清明著稱,心志最堅。當年宋政在玉虛斗
劍中被李家老祖重傷,體魄幾乎被毀,不得已從地仙途徑轉入鬼仙途徑,再用絕學魔刀,竟是能收放自如,更勝從前,縱然有他后來境界修為更深的緣故,可鬼仙途徑也是功不可沒,只可惜宋政已死,未能留下只言片語,其中具體原因已無從考證”
齊玄素眼神一亮。
他不就是身兼鬼仙途徑嗎
孫合悟撓了撓頭,似乎因為想不通宋政的“魔刀”訣竅有些惱火,隨即便遷怒到齊玄素身上,訓斥道“你還沒入門就想這些有的沒的,這是求學該有的態度嗎這是腳踏實地的姿態嗎年輕人,最是要不得好高騖遠,要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勤勤懇懇”
齊玄素無意去跟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學究頂牛唱反調,關鍵是有求于人家,只能唯唯諾諾地應下。
孫合悟說到一半,也覺得自己遷怒一個晚輩實在是不像話,老臉微紅,揮了揮手“去去去,自己看去,我就在你隔壁,有不懂的過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