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鳳麟洲的佛門是可以娶妻的,不僅可以娶妻,還可以生子。
如此一來,鳳麟洲佛門便不可避免地家族化,法主的位置從師徒傳承轉變為父子傳承。
本愿寺是鳳鱗州佛門凈土真宗本院寺派的本山。凈土真宗的創立者是親鸞圣人,最初所建大谷本愿寺因為佛門內斗被延歷寺僧人焚毀,后經歷多次戰亂遷徙,第八代法主蓮如于平京山科建成山科本愿寺,后再次因為佛門內斗,被天臺宗聯合六角家軍隊焚毀。
直到第十代法主證如在攝津國石山建成石山本愿寺。
本愿寺證如的長子名為顯如,也是本愿寺的十一代法主。由于父親證如早亡,顯如在十一歲就繼任法主,隨后不久就履行了父親生前為他定下的婚約,娶了左大臣之女。同時積極向朝廷靠攏,被朝廷賜“權僧正”的官位,成為名義上的鳳麟洲佛門領袖。
顯如開創了本愿寺最輝煌的一段時期,領導為數眾多的“一向一揆”。凈土真宗又稱一向宗,本愿寺派信徒所發起的一揆之總稱。一向宗門徒素來以強大的向心力、舍命殺敵著稱,甚至自成一國,所以本愿寺顯如雖是佛門僧人,但也被定位為大名之一。
顯如之后,本愿寺已經傳承到第十三代法主,名為品如,是為顯如之孫,仍舊擔任權僧正之位。
這次道門抵達秀京,召集諸大臣,身為權僧正的本愿寺品如以各種理由推諉,拒不前往秀京面見天使。
此天使非彼天使,與西方圣廷沒什么關系,而是天朝使者之意。黑衣人們也被稱之為天兵。
鳳麟洲佛門的敵意昭然若揭。
究其原因,不在于中土佛門和西域佛門如何,只是因為鳳麟洲佛門選擇了另外一邊。
整個鳳麟洲朝廷其實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掌握實權的秀京豐臣相府,另一部分是掌握名分的平京皇室勢力。
以本愿寺品如為首的鳳麟洲佛門勢力并未背叛朝廷,只是背叛了豐臣相府而已,它選擇了平京的皇室勢力。
事實上,這次地方藩主叛亂打出的“尊王”旗號,其本質上類似于“清君側”。不過鳳麟洲的形勢與中原大不相同,中原從來都是實權的皇帝,清君側就是針對皇帝本人,可鳳麟洲的皇帝一直是被架空的,清君側還真不是針對皇室。
這讓皇室看到了重掌大權的希望,于是他們屢屢動作,比如這次借助宴會試探道門態度。不少想要火中取栗的野心家也紛紛在皇室的身上投下重注,本愿寺品如只是其中之一。
幾次戰前議事,道門著重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除了已經旗幟鮮明造反的地方藩主之外,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現在,局勢逐漸清晰,皇室勢力是敵人,除了皇室謀求重掌權力的原因之外,道門廢掉鳳麟洲皇帝的意圖也會迫使皇室勢力站在道門的對立面,可道門不能也不屑于妥協。至于誰是朋友,很簡單,仰慕天朝的、忠于豐臣相府的、敵視皇室勢力和地方藩主的。
于是清微真人大赦妖人、召見山神。
這也造就了如今鳳麟洲格外復雜的局勢,沒有戰線,甚至沒有前線和后方的區分,一國數郡之內,幾方勢力犬牙交錯,六十六個令制國又犬牙交錯。
這不是一盤兩軍對壘的象棋,而是一盤敵我難分的圍棋。
這也讓齊玄素的歸營之旅變得格外艱辛。
一行人在飯石郡沒有遇到鬼神攔路,卻遭遇了鳳麟洲佛門的大隊僧兵。
齊玄素不是個嗜殺之人,可在敵國境內,四面皆敵,就顧不得那么多了,他只是一招便擊飛了僧兵頭領的兵刃,接著便是一銃斃命,然后大開殺戒,一人一刀沖入數百僧兵的軍陣之中,屠戮近百人,殺得一眾僧兵四散潰逃,只是齊玄素終究只有一人,又有一眾傷員,不能將這些人全部斬殺,所以暴露行蹤也是不可避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