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曾想過,為什么不用“陰陽門”把秀茂接到行營,后來一想,道理也很簡單,距離不夠,需要中轉幾次才能從彥根城抵達行營。
道門需要在一路上安排多個方士,以接力的方式將秀茂送到行營,若是中途哪個點出了問題,或者刺客只需要襲擊負責接力的方士,秀茂就會被丟在半路上,尤其是當下這種犬牙交錯的混亂局勢,很可能落在尊攘派的地盤上,更添變數。
再有就是,提前布置方士進行接力開門需要時間,道門是在倉促之間決定關白人選,缺少的就是時間。
所以道門最終還是放棄了“陰陽門”這種比較安全的方式,剩下陸路、海路、空路,空路的目標最大,卻也最快,選擇搭載“應龍”就順理成章了。
話說回來,“陰陽門”的原理是穿行于陰陽縫隙之間,以此達到一步數百里的效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huanyuana換源a,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好比紙上的兩個點,并不重合,若將紙張折疊,兩點就能重合在一起,這兩個點便是“陰陽門”的入口和出口,折疊過程便是穿行于陰陽縫隙之間。兩點距離越遠,意味著紙張越大越長,折疊所花費的氣力也就越多。終究是力有不逮的時候。
雖然“陰陽門”的距離有限,不能直接從彥根城去往秀京,但可以進入到陰陽縫隙之中。
便在這時,一道道“陰陽門”開啟在“應龍”的甲板上,然后一個又一個的身影從中走出。
這已然不能算是刺殺了,而應說是強攻才對。
此時甲板上只有李天罡、齊玄素、張月鹿三人。
李天罡仍舊保持著五代大掌教提倡的“道門真人應臨大事有靜氣”,語氣平靜“用西洋奧法議會的理論來說,我們口中的陰陽縫隙其實是一個亞空間,進入其中后,兇險莫甚,稍有不慎就會徹底迷失其中,不復歸路,所以千萬不要貿然離開應龍的范圍,更不要跌下船去。”
齊玄素問道“李真人,有沒有好消息”
“當然有。”李天罡道,“尊攘派內部也分激進和溫和兩派,溫和派的重點是尊王,激進派的重點是攘道,兩派人合稱尊王攘道。只有激進派才會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前來行刺,溫和派至多就是敲敲邊鼓,他們要留有余地。所以你們也不要過于擔心,這次來人中只有一個偽仙,是甲賀流的上忍,會由丁未靈官應付。”
話音方落,丁未靈官從高高的艦橋一躍而下。
此時丁未靈官已戴上了靈官甲胄的頭盔,并且放下面甲,遮擋住面容,完成了甲胄表面所有符箓的閉合,整套甲胄變成一個整體。
一品靈官們的兵器十分豐富,可以隨意更換,包括又不限于弓、盾、劍、刀、槍、斧、戟、銃等等,這些兵器極為特殊,并不能用寶物、半仙物來劃分,類似靈官甲胄,主要是看神力的加持。
丁未靈官這次選擇的兵器是雙刀,造型模仿了大玄皇帝的佩刀“欺方罔道”,與靈官甲胄同色,唯有刀刃位置不斷有紅光流轉。
從始至終,李長歌都沒有露面,不過齊玄素并不認為李長歌是臨場怯戰,真要怯戰,直接不來就是了,走到這一步,已然是你死我活,怯戰未必就能保住性命。
齊玄素朝一眾來人望去,為首是一個老人,身著緊身藍衣,白發隨意披散。世人多以為忍者喜歡穿著黑色裝束,事實上忍者基本裝束的顏色是深藍,近乎于黑,卻不是黑。先前就是此人與柳生宗正交手,結果被柳生宗正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