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先生一揮袖,三“人”的腳下生出一朵烏云,載著三“人”離地而起。
這一次,沒有遇到任何阻擋,三人很快便抵達了鈴鹿山的峰頂。
在最高處有一座神社。
神社前是類似于牌坊的鳥居,兩者之間是一條長長的青石臺階。
殷先生按下云頭,落在鳥居前,打量著這里的建筑。
很顯然,殷先生從沒有來過鳳麟洲,他也只是從書本上了解過鳳麟洲的風土人情,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
殷先生評價道“的確如書上所說,鳳麟洲受大齊風格影響較深,不過其中又融匯了一些他們自己的東西。”
齊玄素來到鳳麟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于這些并不如何感興趣,只是問道“殷先生,你可以感受到那位山神的存在嗎”
殷先生回答道“我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就在神社中,不過她有些虛弱,似乎遭受了重創,而這座鈴鹿山的存在又讓她不會死去,這讓我想起了萬師傅的上代主人,也曾合道洞天。”
齊玄素松了一口氣“還在就好,我就怕這位山神出現什么意外。”
殷先生拉著小殷,語氣溫和道“把這個頭顱收起來罷,拿著這種東西去見客人,是失禮。”
小殷在殷先生面前就十分乖巧聽話,儼然是變了一個“人”,立刻把酒吞童子的頭顱重新吞入腹中。
齊玄素走過鳥居,沿著一路向上的青石小徑向最高處的神社走去。
神社已經很古老了,不過并不破敗。
大門敞開著,并不禁止進入。
當齊玄素進入神社的院子,看到了這樣一幕。
一個古典的鳳麟洲女子,沒有戴烏帽子,也并非一身戎裝的盜賊裝扮,而是以玉簪束發,穿著緋紅色的裙褲,上身白衣,開口較大,露出一片滑膩。
她就在院子里,腰間懸掛了三把鳳麟洲的劍,或者說刀,分別名叫“大通連”、“小通連”、“顯明連”,并稱為“三明之劍”這本是大岳丸的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