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再次來到了鈴鹿山,不同的是,上次他是偷偷摸摸過來,說偷偷摸摸也不大準確,到了安濃郡境內的時候,他就請出了萬師傅,鬧了個天翻地覆,也算是一路橫行。
這一次,齊玄素是堂而皇之地乘坐飛舟來到鈴鹿山。因為道門已經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尊攘派根本無力反抗。
如今的鈴鹿山大變模樣,山腳位置的村鎮已經被改造為軍營,鈴鹿御前還是在自己的神社里養傷,暫時無法離開鈴鹿山。齊玄素先去拜訪了鈴鹿御前,順帶請教一些關于惡火的事情,鈴鹿御前不愧是活了數百年的“老人”,對此還是知道一些內幕。
神社的后院有一方人工壘砌的池塘,以鵝卵石為堤岸,正對著神社的外廊。
外廊高出地面一尺左右,下方以木樁為支撐,上方有遮雨檐。
兩人坐在外廊上。
齊玄素是中原人坐法,并不脫鞋,雙腳置于地面,雙手分別置于雙膝,因為鈴鹿御前上衣比較寬松且領口開得較大的緣故,齊玄素目不斜視,只是望著不遠處的小池塘,端正嚴肅。
鈴鹿御前的坐姿就要隨意豪放多了,既不是鳳麟洲的跪坐,也不是盤坐,左腿盤著,右腿向上屈起,左手向后撐地,右腕擱置在屈起的右膝上,頗有幾分江湖人的豪邁。畢竟是當年的大盜立烏帽子,許多習慣已經刻在骨子里,不因成為御前大人而改變。
兩人之間有一只茶壺和兩只茶杯能讓鈴鹿御前親自煮茶招待的客人,放眼整個鳳麟洲都不多見。不過齊玄素算是異類,同樣是偽仙的七娘還給他做過月餅呢。
齊玄素將茶杯捧在手中,沒有喝茶:“御前,青坊主說芙蓉山下方有惡火,卑彌呼尊同樣象征火焰,這兩者之間有關系嗎”
鈴鹿御前喝了一口茶:“卑彌呼尊最早出現在一千五百年之前,與中原的第三代天師是同時期人物,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不管怎么說,張家都是齊玄素的未來岳家,所以齊玄素對于張家的歷史還是比較熟悉。
第三代天師,即是祖天師的孫子,也是唯三擁有特殊稱呼的天師,世稱系師。史書記載,這位系師的母親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關于卑彌呼的記載同樣是“事鬼道”。在儒門的語境下,“鬼道”就是道術,乃是儒門作為勝利者對于失敗者道門的一種蔑稱,甚至初學道者被稱之為“鬼卒”,所以齊玄素才會認定卑彌呼的馭火術其實也是道術,就是“三昧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