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真實現世,實不知這一劍該是何等威力,想來劈山分海不外如是。
拔劍當空氣云錯,有蛟龍處斬蛟龍。就算有蛟龍攔路,也要被這一劍斬去頭顱,成為劍下亡魂。
卑彌呼尊無論如何都不敢再以自己的法相金身去接這一劍,只見她的手中出現了一面鏡子,大放光明。
正是三大神器之首“八咫鏡”
最早的時候,鏡子在鳳麟洲被視作護身符一類的存在,常常掛在胸前。
“八咫鏡”作為諸鏡之首,自然有護身的神異。
“八咫鏡”迅速放大,比之橫貫十余里的劍光也毫不遜色,任由劍光落在鏡面上,竟是響起金石碰撞之聲。
卑彌呼尊以“八咫鏡”擋下這一劍后,身后的一輪烈陽也逐漸褪去包裹的火焰,化作一面鏡子,鏡光所照之處,將神域化作一方鏡子世界,仿佛無數鏡子拼接而成。那些被撕扯出來的裂痕也被填補修復。
這是“八咫鏡”的第二重神異,名為“鏡界”,可以將人或者魂魄吸入鏡中世界,只是國師境界修為太高,根本吸不動,卑彌呼尊并非不知變通之人,干脆換了一種用法,將鏡中世界外放,用以修補支離破碎的神域。
山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山走去。
卑彌呼尊又高舉起手中的“八咫鏡”,牽引周圍“鏡界”的億萬鏡子,然后將這些鏡子所折射的光芒悉數匯聚到手中“八咫鏡”之上,引而不發,不斷蓄勢。
這便是“八咫鏡”的第三重神異。
當初大妖玉藻前便是被“八咫鏡”的這重神異所重傷,修為大損,不得不逃離平京,最終被圍攻致死,不可謂不厲害。
換成尋常天人,只要被“八咫鏡”如此一照,立時就要被化作飛灰,沒有半分幸理。
饒是國師,也不敢說毫發無損。
不過國師并不驚慌,“八咫鏡”作為鳳麟洲名列前茅的神器,固然厲害,可他手中的“叩天門”也不是等閑。
若拿“叩天門”與同樣鼎鼎有名的“人間世”相較,“人間世”的長處在于劍中蘊含劍氣,不需要持劍之人額外灌注劍氣,就如騎馬奔行,只要專心駕馭馬匹即可,不必耗費力氣奔行。只是“叩天門”之所以是仙劍,原因在于此劍上能與天地共鳴,下應持劍之人的心神體魄和境界修為,持劍之人的境界修為每高一分,這把仙劍所能引起天地共鳴就大上一分,所能發揮的威勢也就更上一層樓。
在先天之人的階段,“叩天門”的威力甚至不如許多頂尖寶物,到了天人階段后,“人間世”仍舊強于“叩天門”,只有到了無量階段之后,兩者才能大致持平,而到了造化階段后,“叩天門”就會反超“人間世”,至于到了長生階段,兩者差距就更加明顯,
換而言之,持劍之人的境界修為越高,“叩天門”所能發揮的威力也就越大,國師作為準一劫仙人,幾乎就是人間極致,“叩天門”的威力可想而知。
相較于其他仙物,“叩天門”的作用顯得有些單一,可上限極高,幾乎沒有止境。
國師以劍指天。
一道劍光穿過張氣寒與緋宮曦子的戰場,穿過大御神山的山體,穿過神域和“鏡界”,以近乎不講道理的姿態降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