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謀劃失誤,在于一個貪字。
得知有關伊奘諾尊的具體情況后,金闕同意徹查到底,這給了清微真人以道門名義調動緋宮曦子、大天狗、玉藻前等人的權力,成功復活伊奘諾尊并打開神國。
可也正如國師所說,在鳳麟洲,誰也越不過清微真人這位掌握了鳳麟洲最高權力的掌軍真人。從名義上來說,當然是金闕更大,可縣官不如現管,到底如何操作,還是清微真人說了算。
這世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是上面發下一紙命令就萬事大吉,如何執行這個命令,執行到何種程度,是執行一半,還是執行過火,還要看具體如何操作。否則就沒有所謂的中央和地方之爭,也沒有上頭本意是好的可被下面執行歪了的說法,更沒有那么多貪墨情事了,畢竟上面已經發了一紙詔令,不許貪墨。
這正是國師特意交代的根本用意所在,既然上報了金闕,那么事后自然要給金闕一個交代,可到底是交上去十成,還是交五成自己留下五成,甚至是交三成自己留七成,這其中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了。
若要留,自然要密。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
清微真人就面臨一個抉擇,他可以帶著玉藻前和大天狗一起進入神國,這樣自然是萬無一失,可就要承擔泄密的風險。
從名義上來說,這兩只大妖是臣服于道門,并非臣服于太平道,在道門三道內斗加劇的局面下,他們恐怕不會輕易選擇站隊,以他們的實力,有足夠的底氣置身于外,只等道門決出個勝者再去錦上添花,沒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參與其中,一個不慎,還要落個身死道消的下場。所以清微真人是必須是上報金闕之后以道門的名義調動他們,而非以他個人的名義。
而且他們投降的時間太短了,短到就算他們選擇了太平道也談不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立起足夠的信任。
清微真人帶他們一起進去,很難保密,意味著太平道很難達成自己的目的,不說為他人做嫁衣,也要與另外兩家共享,畢竟是以道門的名義。
就算是從道門的角度出發,這兩只大妖也不能完全信任,不能排除他們見財起意的可能。
事在人為。
最終清微真人選擇獨自進入神國之中,算是行險一搏。
另外兩家也明白這一點,自己若是什么也不做,那就是看著太平道吃掉大頭。天師站在正一道的立場上說這是一種失衡,并非在道義上指責太平道,換成正一道處在太平道的立場上,也會如此選擇,所謂的“失衡”是利益層面的考量。
所以天師和地師的出手是必然,不過這種出手不能是明面上的出手。
國師不動,他們也不會親自下場,于是齊玄素便成了一個絕佳的抓手,準確來說,天師和國師的確沒有出手,他們甚至沒有現身。
不過話說回來,主動權一直都在太平道的手中,如果清微真人不復活伊奘諾尊并打開神國,那么齊玄素也沒辦法進入神國,更談不上獨自一人提前拿下機緣。他倒是有過嘗試,結果就是伊奘諾尊的左手拍翻在地,沒有天師和地師的支持,別說拿下機緣,他本人就是伊奘諾尊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