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艘“天廷”的大船。
齊玄素是怎么看出來的
掛著旗呢。
“天廷”的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在中原,“天廷”也許還要遮掩一下,可是在南洋,“天廷”根本不屑于掩飾自己的身份,大有天老大,道門老二,我老三的架勢。
大船乘風破浪,朝著道門的飛舟疾馳而來。
“天廷”竟是這般目中無人
齊玄素立在船頭,背負雙手,臉上看不出喜怒。
這是一艘西洋風格的大船,嚴格來說,是一艘頗有西洋古風的大船,在鐵甲艦的時代,在火炮稱雄的時代,在蒸汽的時代,仍舊有撞角,仍舊使用風帆,還有船首像。不過船首像的模樣并非南洋的天后,而是西洋的女神,雙手交叉在胸前。
不過在西式的船身上,又有著很多中式風格的改造,多少有點不倫不類的意思。
這艘船就像是“天廷”的縮影,活脫脫一個大雜燴,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不管是香的還是臭的,通通吸納進來,亂燉一番,弄出一個四不像。
隨著這艘大船的靠近,原本還明媚一片的天氣突然變得陰沉起來,黑云翻滾,狂風呼嘯,海面不再平靜,不斷地上下起伏著,海水由湛藍變為深藍,最終化作漆黑。
這艘大船上亮起了昏黃光芒,速度沒有一絲一毫的減緩,撞角就像一桿長矛,分開狂風和巨浪,披風破浪而來。
很明顯,這樣的變化來自于這艘帆船,這也是“天廷”之人使用帆船而非蒸汽鐵甲船的緣故。
齊玄素當然不會下令讓飛舟逃走,甚至沒有讓飛舟升空,就這么停在原地。
就在這時,從帆船上傳來一個聲音“見過齊副府主。”
齊玄素循聲望去,在船首像的后方出現了一個身影,此人一個光頭,身著道門法衣,還戴了一頂不倫不類的儒門高冠,這也就罷了,他腳踏木屐,胸前掛著圣廷的圣徽,手中拿著薩滿教的木杖,杖身如枯藤糾纏,頂端則如同一只枯手握著碩大的紅色水晶。
齊玄素自然認得此人,正是“天廷”大道首吳光璧。
他也從中原回到南洋了。
齊玄素仍是背負雙手,腰間懸掛“清凈菩提”,鶴氅被狂風吹得獵獵作響,并沒有回應吳光璧。
道不同,不相謀。
這老小子先是在金陵府跟七娘爭奪“玄玉”,后來在五行山再一次出手護住李長歌,算是齊玄素的敵人。
吳光璧也不以為意,畢竟是堂堂副府主,還是肩負金闕使命的天使。
在南洋地界,齊玄素有蘭大真人做靠山,蘭大真人連自己的“左手”都派出來為齊玄素保駕護航,這等待遇,實在非同一般。齊玄素自恃身份輕視他這個邪教妖人,他還真沒什么好辦法。他跟七娘打過一架,不意味著他能等同于七娘,七娘能出入玉京,與道門的兩位儲君談笑風生,是因為七娘的背后是地師,他可沒有地師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