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如登山。
原來是各憑本事。
玄圣整合五仙傳承,就好似是修建了一條山路,加裝了鐵索和欄桿,只允許后人沿著山路登山,不許逾越。好處是許多原本不能登山之人也能沿著山路、攀著鐵索登山了,壞處是許多身手敏捷之人失去了走險路捷徑、攀上陡峭險峰的機會。
那些險路的具置就藏在這些古老的原本之中,它們未必就比玄圣的道路更好,只是多出了一種選擇。
齊玄素拿到「太平要術」之后,頓時感覺整個海上龍宮生出一股排斥力,然后他的身形開始虛化、消失,就像要離開夢中會一般。
下一刻,齊玄素猛地睜開雙眼,發現自己還是在飛舟的房間之中,而手中多了一卷書冊,正是在海上龍宮中得到的「太平要術」。
這件天后的饋贈也隨著齊玄素一同離開神國,來到現世之中。
齊玄素倒是并不意外,因為夢中會的「五鬼搬運法」也有類似效果,七娘還曾經特意叮囑,出了中原范圍之后,夢中會的「五鬼搬運法」就不能使用了。
同樣的道理,海上龍宮應該也有范圍限制,主要就是南洋一帶。
這還讓齊玄素聯想到一個問題,巫羅等古仙之所以不曾往鳳麟洲發展,除了鳳麟洲存在三大主神之外,是否也與這個籠罩范圍有關畢竟南洋與鳳麟洲之間還是有著相當距離,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既然靈山巫教選擇了南洋,就要放棄鳳麟洲。
不過這并不是齊玄素現在要關注的重點,他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手中的「太平要術」上面。
根據記載,「太平要術」全本共有二百余卷,而齊玄素手里只有一卷書,如果只是二百余卷的其中一卷,那就虧大了。不過齊玄素粗略翻了翻之后,還是稍稍安心,正如他所預料的那般,這本書另有乾坤,就如須彌物一般,表面看起來不厚,可內里書頁卻仿佛無窮無盡,怎么也翻不到頭,承載兩百余卷的內容綽綽有余。
可以說,不提書中記載的內容,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寶物。
至于這兩百余卷的內容,想要全部記下,的確不是易事,不過齊玄素經歷了散人階段的兩次脫胎換骨,資質已然不同,可以說是過目不忘,而且「太平要術」作為一個傳承體系,里面存在了大量的基礎內容,齊玄素作為修為有成之人,完全可以忽略這部分基礎內容,或者一眼掃過,那也會大大壓縮二百卷的內容。
齊玄素大概翻看了一下,開篇言道「道祖者,得道之大圣,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總綱內容,即是「太平青領經」的內容,不過此法的修煉難度之大,不遜于「太上忘情經」,所以道門中修煉此法之人不多,而且完整版本的「太平青領經」乃是大成之法中的玄門正道之法,沒有后患卻也進境緩慢,非要積年累月之功不可,齊玄素想要在一時半刻之間將「太平青領經」學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齊玄素暫且收起「太平要術」,起身向窗外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