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齊玄素已經知道張月鹿出任嶺南道府次席副府主的事情,他和張月鹿可不僅僅是道侶戀人的關系,還是并肩作戰的伙伴,同進同退的盟友,張月鹿是齊玄素在道門中最信任的人。
柯青青領命而去。
出于對自身的考慮,齊玄素同樣沒有急于上報金闕。
一則是情況不明,他上報金闕也只能上報一個蘭大真人遇襲,這是蘭大真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既然蘭大真人不讓徐教容上報金闕,那么意味著蘭大真人認為事情還沒到那一步,如果齊玄素貿然捅上了天,等到蘭大真人轉危為安,那么是否會認為齊玄素出賣了他
二則是齊玄素作為金闕的使者,也是地方道府的人,事事請示金闕,會給人無能的印象,這是個獨挑大梁的機會,齊玄素撐起來了,說明他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臨大事,有靜氣,可堪大用。若是撐不起來,或者退縮了,難免會落一個不堪大用的評價。
說白了,如果事事都要金闕出面解決,那還要你齊玄素做什么給你這么多資源,這么高的地位,可不是讓你去南洋考驗底線的,而是讓你解決問題的。現在出了問題,你不解決誰解決
第三點,一般而言,都是金闕從其他途徑知道了事情,主動過問插手,很少會有地方道府主動上報金闕。
哪怕是丟城棄地,地方高層也不會選擇立刻上報,而是選擇奮力一搏,先嘗試把地方奪回來,然后再說其他。一旦奪回了,就有了轉圜的余地,罪過不會太大。當然,若是奮力一搏也失敗了,導致局勢全面崩壞,當事人也可能選擇一死了之。
第四
點,如果齊玄素上報了金闕,那么金闕肯定不能裝作沒有看到,必須有個明確態度,這可能會激化婆羅洲的矛盾,打草驚蛇,甚至是迫使金闕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提前動手,壞了東華真人的全局韜略,結果反而變成齊玄素倒逼東華真人。
總之,對于個人而言,上報金闕并非明智選擇,而是個不得已的下下之策。
所以,齊玄素思來想去,決定暫不上報金闕,靠自己的能力解決這件事。
齊玄素想了想,又嘗試聯系了七娘。
結果發現七娘不在聯系范圍之內,看來七娘還在中原,并沒有來到南洋。
齊玄素也談不上失望,離開太平錢莊南洋總號,出了獅子城,來到海邊等待甲寅靈官的到來。
舊港宣慰司與獅子城不過是咫尺之遙,隔著一些群島,算是鄰居,又是直接動用飛舟,而非海船,所以甲寅靈官來得很快。
一艘「應龍」,三艘伴航的「紫蛟」,總共是三千靈官。
不要覺得三千人很少,歷朝歷代的宮變,也就是幾千人的規模,便決定了一個王朝的主人。
南庭都護府這邊已經得到消息,并沒有如臨大敵。
「紫蛟」仍舊留在空中,「應龍」緩緩降下,就見甲寅靈官正站在船頭,靈官甲胄已經披掛整齊,就連面甲也放了下來。
齊玄素心里想著,若是他單槍匹馬,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可如今有兩位一品靈官和三千靈官,那就另當別論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