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上燈影重重,人來人往。
廚子姚遠站在板車邊上干的熱火朝天,堪稱運刀如飛,鐵手無情。
空手抓著滾燙的大腸、肺頭、五花肉、炸豆腐、火燒,飛快的將它們按次序切好,再放入碗中碼好。
先是煮好的火燒切成麻將塊,墊在碗底;炸豆腐不值錢,多給點、每個碗里面給兩片,切成長條狀,也碼在底下充數;大腸、肺頭是一碗鹵煮的靈魂,每碗里得給上大約一兩半;五花肉成本高,每個碗里面放上兩片就行,還得碼在最上面,看上去好看。
最后就是一小把香菜,給這碗鹵煮扣上一小頂綠帽子,齊活!
蒜汁兒、醬豆腐汁就放在餐桌上,食客可以任意取用。本來這一鍋鹵煮里面,姚遠給的底口足夠,但是再調上點汁醬更有風味。
這樣每碗鹵煮火燒里面就有將近四兩肉,姚遠邊賣邊觀察,這個年代的人飯量普遍大,這個份量應該是比較合適的份量,畢竟就是一塊八毛錢的價格,應該算上是實惠了。
看著鍋里剩下的那點材料,估計還能出個二十碗左右,那就是這一鍋鹵煮一共能出大概八十碗左右,也就是能賣出去一百四十多塊啊!
成本也就二十多,這個利潤比例讓姚遠覺得有點過份,百分之八十多的利潤嗎?暴利呀!
再一想,不對,自己那些個油、料、火、面粉、人工都沒算在里邊去,以后如果控制好了,每碗一塊八毛錢的售價,如果能穩在一塊兩毛錢左右的利潤就算不錯了。
本來五花肉的成本實在是有點高,姚遠都想給去掉不用了,但是為了尊重傳統,還是硬著頭皮給加在了里面。
怎么說這個鹵煮火燒也是從蘇造肉傳承過來的,你里面一片正經肉都不給,就有點說不過去。
于是每一碗鹵煮火燒上面,都蓋了兩片大大的五花肉,看著就解饞、過癮還上檔次,但是吧,用筷子一夾起來,就佩服姚遠的刀工,五花肉能切成這么薄,必須得是專業廚師才能干的出來。
這樣細細核算下來,成本上根本就不用擔心了,八十碗的鹵煮火燒,三個小時左右就能賣完,那明天可以準備兩鍋了,每天一百六十碗左右的供應量,趕上九十點鐘那波下夜班、吃夜宵的,估計十二點之前就能收工。
每天一百六十碗,那就是將近兩百的利潤啊,每個月就是六千塊。照這個速度,有兩個月自己就能完成任務啦。
不對,里面還得給小胖兒留一份利潤,那就是三個月?這樣可有點慢啊......
就是不知道手機上那個該死的系統會怎么核算利潤,想偷偷看一眼,但是周圍全是人,算了,收攤以后再說吧。
正在暗自盤算著,就見坐在矮凳上喝酒的焦三兒匆忙站了起來,沖著遠遠走來的一個身影在打招呼:“黃毛哥,你怎么來了?”
......
黃毛終于在家憋不住了,走出房門,想去夜市上看一看,本來就是,那位小地主還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