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早上還起來那么早。
抬頭跟小胖兒打著招呼:“小胖砸,咋起的這么早啊?”迎來的是一個大大的白眼。
“廢話,不是說好了去早市嗎?大禮拜天的你以為我愿意早起啊?”
“對了,去早市有賣衣服的沒?你瞅我這衣服,又被汗打濕了,也沒得替換了。”
“哎呦,我怎么攤上你這么一位啊,管你吃飯,還得給你買衣服,我怎么覺得我像是你爹啊?”小胖兒嘴可有點損,敢在姚遠面前充大輩兒了。
姚遠就端起臉盆,兜頭一盆水,給小胖兒來了個冷水澡。
......
早市不比夜市差多少,還多了好多郊區的農民推著車賣菜、賣水果、賣肉。已經有嗅覺靈敏,反應機靈點的人開始做起了二道販子,串著村,從農戶家里采買來肉、蛋、菜什么的,每天在早市上支攤販賣,賺差價。
姚遠穿上新買的老頭衫,感覺是那么的輕松自在。睜大好奇的眼睛,東張西望看啥都新鮮。
早市上的東西還算是豐富,八十年末的物價,有點像貓咪翹起的尾巴,怎么壓都壓不下去。由于物質供應偏緊,老百姓習慣性的會囤積東西,從糧油食品到日用品,很多東西在商場里都是供應不足的樣子。
而早市上就熱鬧多了,不只是人多,各種商品也是琳瑯滿目,這里買東西除了能議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不用各種票證。
什么糧票、肉票的都可以不用,您只要給加錢,就都能買的到。當然,如果沒錢,也可以只用糧票換,家里富裕的糧票拿到早市上,幾乎能夠換到一切。
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個二道販子,先是把豬大腸、肺頭之類的每樣采購了二十斤,五花肉也買了十幾斤,又帶著販子回家認了門,并說好了每天的采購量。
每天每樣三十斤的采購量,讓二道販子趙保剛興奮不已,拍著胸脯保證著,每天早上六點半,準時送到家。
早市上的東西就是要便宜一些,這些都買完也才花了二十塊,價格對比副食商店里要便宜個一成左右。但是像米面糧油之類的,如果沒有票證,那就要比商店里要貴上一成多了。
但是姚遠也沒敢一下子把東西都買齊,昨天跟副食商店的大媽約好的,人家也給留了每樣十斤,既然說好了,那就一會兒再去副食商店把人家給留好下水買回來。
剛剛開始做,也不知道早市上、或者商店里的貨源能不能穩定供應,完全指著一家進貨,萬一哪一天人家說沒貨的話,那就抓瞎了。所以副食商店的關系,也得注意維護著點。
要是有個冰箱就好了,這年頭的冰箱價格可不便宜,一個簡單的雪花冰箱,價格還得一千多塊,核算是一個工人一年半的工資了,就這還是供不應求的,人們打破腦袋,托人找關系的搶著買。也不知道這個年頭的人到底是富裕還是窮。
掙夠一萬塊啊,掙夠一萬塊。要想迅速完成呢,就沒道理再去置辦累死冰箱一樣的固定資產,可是自己早晚得走,在這之前要給小胖兒打好基礎,這冰箱也是硬件條件的一部分。
長遠的計劃不用做,但是短期的規劃可得有,姚遠在擺出攤子,試探了一晚上以后,想法就越來越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