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百人的足球少年選拔活動,由徐寶領銜的十多人教練團隊,已經足夠。
再輔以隊醫、裁判等幾人,足夠兩天的集訓。
這次的活動由華國足協發起,相應眾多,最終現場教練組的工作,交由徐寶全權負責。
作為華國足球名宿、一代“足球教父”,徐寶在華國足壇地位超然。
他這次也毫不懈怠,把“徐寶青訓基地”的半數教練團隊都帶到了帝都。
為了幫助足球天才留洋,徐寶耗盡心血。
就算不是自己球隊的年輕人,但只要是華國人,只要能讓華國足球更好。
都責無旁貸。
教練組認真負責,但是球探團就有些不同了。
他們都是來帝都看奧運會的,畢竟這種比賽上年輕人極多,很容易挖掘好苗子。
就憑著一個華國內部集訓,可吸引不來這么多重量級球探。
不過他們這次能來參加這個活動,也有各自目的。
尤其是在場的歐洲小球會球探,他們更是打著小算盤。
如果能給球隊拉來華國企業的贊助,順便再弄一兩個有天賦的華國球員,自然最好。
只能做到前一半,也行。
球探團身旁站著幾名華國大企業的代表,他們是本次留洋選拔的贊助商。
他們的目的同樣明確。
如果能幫企業賺錢,順便提攜提攜華國足球少年,自然最好。
只能做到前一半,也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
場邊自成小社會,球員在場上全力以赴踢球。
一共兩天的集訓,第一天上午對抗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能來參加的足球少年都很清楚。
他們都拼盡全力,在歐美球探面前展示自己的實力和天賦,以及潛力。
場上球員熱血拼搏,三場對抗賽很激烈。
甚至教練組多次出面,告誡球員們動作稍微小一些。
一直坐在鐵架子看臺上的徐寶,眼睛不錯神地盯著球場的方向。
雖然同時看三場比賽,但是他卻毫不費力。
足球少年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一組的中場不錯,連續兩腳射門都擦著門柱飛入球網,射門功夫可以。
二組的門將身材雖然不高,但是速度靈活,有點兒卡西利亞斯的風采。
三組的后衛挺拼命啊,對方都抬腳了,他還用胸口奮力擋球,求勝欲很強。
身邊的助理教練連連贊嘆:“這批年輕人真不錯!整體實力不次于我們徐寶青訓基地的。”
徐寶撇了他一眼:“那當然了,這可是全國范圍內的天才選拔,各地精英,都很有天賦。”
助理教練突然有些遺憾:“可惜這些球員不少都技術定型了,很難產生質變。”
徐寶同意:“是啊,如果他們從小就能由我培養,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比現在還出色得多。”
半個小時過去了,三場比賽結果揭曉。
徐寶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記下了一些名字。
新一輪的三組對抗繼續進行。
徐寶依然聚精會神的看球。
兩人邊看邊聊,身旁不遠處的座椅上,球探團也在聊著球。
不過比起徐寶的贊許,這些球探團成員的言論,可沒有那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