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在天斬山脈群山之間穿行,一路都是險灘激流,而過了天斬山脈,水流變得平緩,河水攜帶的泥沙在此沉積,天長日久,在天斬山脈以東,形成了廣袤的平原。
趙國開國之時,在此設立臨海郡,封本家子弟為臨海郡王,管理臨海郡。
然而,臨海郡有大山阻隔,僅有萬川河能聯系東西,水路遍布險灘,還有水生妖獸作亂,趙氏皇族難以掌控,臨海郡漸漸被散修建立的家族掌控。
數千年下來,臨海郡被十三個大家族分別占據,趙國所封的臨海郡王,也成了十三家之一的趙家。
十三個家族,家家都有不止一位紫府修士坐鎮,較強的家族還有金丹老祖存在。十三家世代通婚,關系盤根錯節,一旦聯起手來,實力不弱于三大宗門任何一個。
三大宗門滅趙氏,大肆屠戮“趙氏余孽”,但對于臨海趙家這個正兒八經的趙氏皇族,卻不敢動手。十三家之強,可見一斑。
臨海郡地處萬川河口,在大河數千年的沖刷下,地盤越來越大。再加上趙國也管不到那里,十三家就改臨海郡為臨海州,每一家的地盤都稱為一個郡,因而也被成為臨海十三郡。
當然,十三郡的水分還是很大的,整個臨海州大小也就相當于三四個清璃郡,分成十三份,平均每個郡的面積也就清璃郡的三分之一不到。
十三家非常排外,外來勢力敢伸手,絕對會被聯合打壓。就連三大宗門也不例外,萬靈宗與幽冥宗劃河而治,臨海十三郡九郡在大河之北,歸幽冥宗管,大河以南四郡歸萬靈宗管。
然而,兩宗派去治理臨海州的紫府修士,都莫名其妙地失蹤了。兩宗想要聯手掃平臨海州,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如果竭盡全力攻打,紫府以下修士連天斬山脈都過不了,就得損失過半。若是只去紫府以上修士,不死一二十個紫府,外加折里頭幾個金丹,連打疼十三家都做不到。
這個代價,兩宗都承受不起。
沒有辦法,最后只能談判解決。兩宗要求臨海十三家表面臣服,而不插手臨海州事務,只要定期上供,兩宗再賞賜更多東西。
這樣一來,兩宗得了面子,十三家得了里子,還能互通有無。兩宗怕十三家向內陸擴張,十三家也怕兩宗魚死網破,兩怕之下,協議順利達成。
臨海十三家頂住兩宗,使得臨海州成為了亡命之徒的避難所。
散修去臨海州倒是很合適,家族要想遷到那里,就會見識到十三家的實力。因而,王家眾人對王守業的話十分不解。
王守業見眾人不解,解釋道:“臨海州雖然強大富庶,但唯獨缺少一樣東西——礦石。
因為那里都是河口泥沙堆積而來,連各家族的靈山大都是在有靈脈之處,都是用土系法術堆出來的,根本沒有礦山。
天斬山脈西側地形復雜,小型山脈、山峰眾多,有不少沒有靈脈的小礦山。東側地形簡單,一水兒的高山,還極為陡峭,極少有小型礦山,大型礦山通常伴有靈脈,都被妖獸占據,沒人敢去開采。
因而,無論是礦石,還是石材,臨海州都極為缺乏。
水道雖然難行,但也并不是無法通行,我曾聽聞,有一種特制靈舟,注入靈力可以緊貼水面飛行,無懼險灘。
搞到這種靈舟,再找到避開妖獸的法子,就可以把家族出產的礦石賣到臨海州,借此在臨海州站住腳。
當然,家族的發展目標不是在臨海州,咱們的脖子可沒人家的刀子硬。
萬川河河口近海島嶼眾多,在臨海州盤下一家店鋪,出售礦石,以此為跳板,選擇一個合適的無主島嶼,逐步遷徙一部分族人過去,立下根基。
咱們王家以水屬性功法為主,到了海上,正如蛟龍入海。若是有朝一日,族中有了金丹修士,咱們王家未必不能成為臨海第十四家。”
眾位長老聽了王守業一席話,十分動心。如果真能在臨海州立下根基,絕對比在幽冥宗手下當孫子有前途。
喜歡北淵仙族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北淵仙族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