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皇提出這事,王道遠也不意外。
當年大皇子是聲望最高的繼承人,最后幾乎得到所有趙家附屬勢力的認可。
大皇子臨死前,托人將后手交給趙皇,這就是說大皇子打算讓他做繼承人。
如此一來,也能增加他繼位的正當性。
他這時候提出要延續大皇子的香火,這也能顯得自己與大皇子兄弟情深。
王道遠答道:“回陛下,趙梁子孫倒是不少。
長子王明霆天賦不錯,拜入神兵閣,現在是我弟弟王道隱的弟子。
其余幾個兒子,也已經出山多年,各自都有一大家人,認祖歸宗太過麻煩。
唯有小兒子王明澤,現年四十多歲,尚未婚配。
明澤是三靈根修士,主靈根是七寸七分的水靈根。
讓王明澤認祖歸宗,不知陛下可還滿意?”
王明澤認祖歸宗,對王家也有很大的好處。
他已經有四十多歲,對王家的感情是極深的。
一旦讓他認祖歸宗,趙皇無論如何,都會好好培養他。
如此一來,王家和趙家之間,又能多出一條拉進關系的紐帶。
趙皇點了點頭:“三靈根修士,七寸七分水靈根,也算是個上等的天賦了。
有水靈根,就能修煉我趙家祖傳的功法。
皇兄當年想修煉癸水神雷而不得,現在他的重孫子算是彌補他的遺憾了。
皇兄本為父皇嫡長子,理應承繼大統。
可惜死于叛賊之手,理應追授王爵,明澤繼位為公爵,封為延嗣公。
宗正卿,明澤認祖歸宗的事就交給你了。
以后,就讓他跟著你修煉咱們趙家的傳承。”
趙家不輕易封王,即便是皇族子弟,有了大功也只是封世襲公爵。
封王的極其罕見,一般也都是不能世襲罔替的王爵,后輩只能世襲公爵。
能世襲王爵的本家,只有一個臨海王。
第一代臨海王是趙國開國皇帝的親弟弟,立下汗馬功勞,才得了世襲罔替的王爵,還是在邊野之地。
王明澤什么功勞都沒有,封公爵已經是撿大便宜了。
趙靖國拱手道:“臣遵旨,臣還有一事需要請示圣意。趙凌天的后輩該如何處置?
這些人無論待他們多好,也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趙皇嘆了口氣:“無論六哥有多混,后輩總是無辜的。
咱們趙家子孫凋零,不可再同室操戈。
六哥的后人之中,凡人就留下來,與其他族人一視同仁。
至于修士族人,都給六哥送去。”
趙皇的政治手腕是真不弱,凡人啥都不知道,留著也翻不起什么大浪,還能增加趙家的人口。
六皇子的修士后人,注定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留在手里肯定不合適。
殺了吧,又顯得自己太薄情寡恩。
六皇子現在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手底下沒有一個可用的人。
他只是一個傀儡,宋國自己就有一堆麻煩事,不會在趙國投入多少實力,他手下還是萬靈宗一家獨大。
現在把他的子孫后代送去,也能增加他的權柄。
以六皇子貪戀權勢的德性,有了自己的人手,必定想要奪權。
再拉攏一下殘陽宮,還真能與萬靈宗周旋一番。
六皇子那邊內斗起來,以后趙皇要收拾他們的時候,也就更簡單。
商議好這些事情之后,非趙家修士,也都離開三河坊市,返回自己的封地,盡快恢復產業。
王道遠也向趙皇辭行,返回清璃郡國。
趙皇還是比較夠意思的,派出四階飛行戰船,載著半副天子儀仗,送王道遠回去。
能用半副天子儀仗的,也就只有第一代臨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