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城市里的繁華和快節奏,鄉村除了那份自在和輕松之外,人情,也是李遠最想念的其中之一。
李遠曾經多次感嘆,即便是是住在一個公寓房的同樓層兩戶人家,其實也是很少說話。更不用提同棟樓的人,或者是同個小區的人。
更多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在各自忙碌,幾乎沒有任何的交流。
甚至即便是住了一輩子,一個單元的鄰居走在街上都認不出來。
可是在鄉村里,孩子一般都是放養的狀態,幾乎每個村子里的孩子,都是各家各戶看著長大的。
有的父母沒時間照看,吃百家飯的更是不計少數。
這樣一來,自然是想不熟都困難。
所以,所謂的農村人情味濃,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甚至有的時候要比所謂的親人還要親近一些。
“村里的人都是這么熱情的嗎?”
“天啊,我住了五年的隔壁到現在都沒記住他的樣子,更別提幫忙了。”
“可不是,前兩天隔壁樓還因為小孩太鬧的事情上下兩個樓層吵起來了,這都已經是今年的第五次了。”
“忽然好向往農村的時候,好有人情味啊。”
“聽你們的說的,我也好想去農村體驗一下生活。”
說話的功夫,李遠已經來到了王大爺家。
李遠站在人群外圍,遠遠的看了一眼,順便將直播設備對準了此時正在轟鳴的鉆井機器。
“大家不是想看看什么是打井嗎?你們現在看見的這個機器,就是農村經常打井用到的。”
一個看著并不大的釋放機器,出現在李遠的直播間鏡頭里。
只見那機器看著不過只有三個平米的樣子,一方置于打井的位置上,上面還有一個管子,用于打井出水用的。
“這就是打井的機器,這么小?能打出水來?”
“這機器看著有些單薄啊。”
“就這……能打出水來?”
李遠:
“當然。”
“你們別看這機器不大,可是最多也足足能夠打到地下五十米深,農村打井用的都是這樣機械。”
直播間:
“真是長見識。”
“可是……主播,這得什么時候能打出水啊?”
“我有些好奇,這上面的人也看不見下面,那他們怎么知道在哪里打井的?有沒有打完井上不來水的情況出現?”
李遠點了點頭。
“當然不是所有的位置都能打出水的,這主要還是要看地下河的走向。”
“至于在哪里打,這就要求一定的專業知識了。像我知道的方法就有好幾種,像是半夜的時候蹲在坑里看土上觀察霧氣,基本上有霧氣的地方出現,下方就肯定有水的。”
“一般農村打井都是件大事,打井之前,都會找專門的人看,打井的時辰,位置,也都是找專門懂的人定下來執行。”
“而基本上大井都是有講究的,不能正對大門,不能對著炕洞,不能在廁所附近,還有很多其他的說道。”
直播間眾人都是一臉的詫異。
“好麻煩啊……”
“我覺得打井都能出一本專門的書了,實在是太難了。”
“我第一次聽說,原來打井竟然還有這么多的說道。”
“是啊,好像在我的印象中,只有除了紅白事以外,就只有搬家有這么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