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樓上說的一點毛病都沒有。”
“+1!”
“我覺得也是。”
“你們怎么就不相信李家大小子呢?我們李家大小子哪次讓你們失望了?”
鏡頭前,馮大師此時也是滿是激動的望著李遠的那個雪橇。
身為一個木工,雖然馮大師主要是做家具和擺件雕刻的,可是這對木匠工作的熱愛卻是實打實的,不然也不會堅持這么多年。
而剛剛馮大師親眼目睹了李遠制作這簡易版雪橇的整個過程,也聽了李遠的介紹,雖然被人都覺得李遠是吹牛,不過不知道為什么,馮大師卻有一種強烈的預感,覺得李遠或許真的會成功!
雖然馮大師看不懂李遠的技術,可是李遠剛剛的那些理論,還有那齒輪制停的工藝,在木工手藝來說,卻是可以說得通的。
馮大師非常鄭重的在直播間說道:“我覺得……主播剛剛說的理論完全可行。”
一語落下,直播間瞬間再次驚異。
畢竟相對于一個不專業的鄉村主播,馮大師這位專業人士說出的話,顯然要更加讓人信服。
“既然馮大師都這么說了,那我們就暫時信主播好了,不過……主播你打算怎么把核桃楸運到雪橇上呢?”
“還有,即便是運到上面,又怎么能保證雪橇起步呢?”
其實……
這兩個問題還是有些困難的。
核桃楸的重量,怎么也得大約在800斤以上,因為冬天的雪水過后,核桃楸本身重量就會增加,加上原來的重量,自然變得異常的沉重。
而即便是李遠能夠成功將核桃楸運到雪橇車上面,因為這巨大的重量,也很難能夠推動雪橇。
雪橇剛剛啟動的時候,可以說是摩擦力最終的時候,只有借力形成勢,才能保證雪橇下滑,可是這個勢,卻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造的出來的。
李遠聽見直播間的質問,卻只是淡淡一笑。
“雪橇如何下滑的問題,剛剛我就已經想好了。”
“大家應該注意到我放在雪橇下的那幾個圓棍子了吧?這正是模擬游輪下海的氣囊做的,一會只要借助這幾根木棍的力量,就能輕松的滾下去。”
“不過說起來還是要感謝昨天晚上的這一場風,讓南山的雪變得比前幾日堅硬很多,不然還確實有些困難。”
直播間眾人這才知道,原來李遠早就已經想好了下滑的解決方案。
“可是……主播,那這核桃楸你打算怎么運上去?這你總不能找到偷懶的法子了吧?”
“樓上的話我就不愛聽了,什么叫做偷懶?這明明就叫做智慧!”
“對對對,你們人多說的對,我就想問問,主播你怎么靠智慧把800多斤的東西運上去?”
李遠:“這個……智慧確實是解決不了。”
“哈哈,我就說了吧!”
“弄個半天白忙了,木材運不上去,主播的雪橇做的再好有什么用?”
“等一下,我怎么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
“我好想也有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