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看著那冰燈,忍不住道:“正憐火樹斗春妍,忽見清輝映夜闌。出海蛟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直播間。
“好詩啊!”
“主播好文采。”
“主播自己做的詩嗎?也太厲害了吧?”
“這詩我怎么沒聽過呢?主播你自己寫的嗎?”
李遠笑著說道:“我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這是詩人唐順之寫的《元夕詠冰燈》,我不過是看著此景微微有些感嘆,所以才吟詠出這首詩。”
“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是主播自己的寫的呢。”
“出海蛟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寫的真好,而且確實和此時的景色很是貼切呢!”
“還真的是啊!”
李遠:“這本就是描寫明代冰燈景色的詩句,自然是有些相像。”
“明代?所以……那么早就已經開始有冰燈了嗎?”
“竟然是明代的詩!那個時候冰燈就這么好看?”
“這么說冰燈的歷史也有千年了,可是我竟然直到今天才看見這么好看的冰燈!”
“我雖然聽說過冰燈,不過不得不承認,今天看見的冰燈可要比我想象中的美太多,我開始還以為僅僅就是用冰做的燈呢!”
李遠:“冰燈很早之前就有,不過那時候的冰燈并不是用來做觀賞用的,而單純是為了擋風。”
“那時候的制作簡單,把水放進木桶里凍成冰坨,鑿出空心,放個油燈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擋住了凜冽的寒風,黑夜里便形成了不滅的燈盞。”
“而這種冰燈,最早也是用在松嫩平原上的晚上,農夫和漁民們便是利用這樣的冰燈,悠然自得地喂馬、捕魚。”
“而后冰燈慢慢發展,逐漸形成了詩中描繪的盛世規模,每逢新春佳節和上元之夜,人們又把它加以裝飾,而成為供人觀賞的獨特景色。”
“而那時候,眾人為了能夠讓冰燈存放的時間長一些,還會在冰冰燈制作的時候加入白礬,這樣的冰燈,即使是存儲到三四月,也沒有什么問題。”
“要是大家感興趣,也可以自己試著做一做。”
直播間。
“所以……事實證明,現代的這些文明,其實早在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積累了!”
“哈哈,那當然,我們可是上下五千年的偉大民族!”
“不過不得不說,這冰燈確實是好看……”
“可不,不知道你們剛注意到路邊的那些冰雕沒有,雖然上面沒有燈光的裝飾,可是一個個唯妙唯俏,很是傳神!”
“對對對,我也看見了,還有一只鳳凰呢!”
李遠:“其實冰雕建筑有很多種形式的,像我們剛剛看見的冰宮殿,還有冰雕,都是其中的一種。”
“不過主要這些冰建筑,還是分為三種,一個是像之前看見的冰宮殿,基本上一比一還原,叫做實體冰建筑。”
“一種是微縮型冰建筑,還有一種,便是布景冰建筑。”
李遠和祝小龍一行人呢,一邊欣賞著冰燈,一邊不忘記留念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