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笑著說道:“大家說的沒錯,豆漿研磨之后的確是需要過濾的,不過口感如果變淡,那還是說明研磨的不夠充分。”
說話的功夫,李遠已經將石磨沖洗干凈,隨后放在了一旁的案子上。
此時,李遠便是要將研磨出來的豆汁過濾了。
過濾的過程倒是相當的簡單,李遠早就已經準備好了需要過濾的紗布,用繩子固定到了一旁的桶內。
先將豆漿上面一層的浮沫慢慢簡單舀出去,然后拿起舀子,隨后慢慢的倒入到裝好紗布的桶中。
雖然李遠用石磨研磨的黃豆額豆渣比較小,不過在兩舀子過后,紗布上卻還是出現了不少豆渣。
不過那些豆渣卻遠遠要比打磨機打磨出來的豆渣要細膩許多。
半桶多的豆汁,李遠一共過濾了兩次,四塊紗布過濾之后的紗布,豆漿已然變得十分的細膩。
“大家看,現在過濾出的豆漿已經基本上沒有豆渣了,這樣的豆汁,便可以用制作豆腐了。”
不過李遠并未將所有的豆汁都用作在制作豆腐上,而是留出了一些,準備煮些豆漿喝。
“豆汁過濾好之后,現在我們啊哦做的就是將過濾好的豆漿倒進鍋里開煮,先是大火,等沸騰之后再轉小火慢慢煮。”
李遠已然將鐵鍋洗涮干凈,將桶內的豆汁倒入鍋中,隨后架火,開煮。
其實做豆腐的麻煩,不僅僅是在于步驟多,也是在于每個小步驟之中,也需要很大的耐心去等待。
就像是此刻的李遠,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過剛剛進行到做豆腐的第三步驟而已,可實際上這三個步驟,卻已經整整花費了接近四個小時的時間。
若不是李遠一早起來就已經開始準備,恐怕要做到晚上才能完成。
自然,若是一開始就采用網友們的意見使用打磨機,至少也會省下一半的時間,不過,顯然李遠并未有這個打算。
整整半鍋的豆汁,不斷的在鐵鍋之中沸騰。
而此時,膛內的火已經轉小,鍋內冒出的氣泡,此刻也已經細密許多。
李遠用勺子輕輕的攪動豆汁,觀察著鍋內的氣泡,隨后再次轉成了大火。
“大家記住,在氣泡變成這樣均勻的小氣泡之后不要著急撈出,再轉大火沸騰兩次,直至里面全部都是這樣白色的泡泡才,才可以關火涼涼。”
果然按照李遠所說,豆汁再次在鍋中沸騰起來,而在整個過程中,李遠都不斷的拿著一旁的勺子攪拌,房子豆汁內的沉淀物糊鍋。
再次沸騰后的豆汁,已然將里面的味道全部釋放出來。此時,鍋內帶著很明顯的豆香的氣息。
李遠聞著這味道,只覺得異常的誘人。
“煮豆漿的時候最好讓它這樣多沸騰幾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豆子中那青澀的豆味消除,這樣的口感也會更好。”
“當然了,其實現在鍋里的豆漿也可以食用了,不過我打算晚上給老奶他們送去一些,所以打算晚上一起煮。”
李遠找準時間,在鍋內的豆汁第三次沸騰之后,這才熄滅鍋中的明火,等待豆汁的冷卻。
此刻,還是冬日,李遠打開廚房的門窗,加速鍋內豆汁的冷卻,不過饒是如此,還是花費了整整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這才將豆汁冷卻的差不多。
而此時,那豆漿上已經出現了一層顏色有些乳黃的膠狀物。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豆皮,這可是好東西,把它撈出來涼涼就可以了,等晚上正好來一頓全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