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主播,你還沒說你們那邊到底都有什么習俗呢。”
“對對對,我們聊得起勁,東北到底有什么習俗?”
“肯定和面條有關,剛剛不是有一位東北的朋友說了嗎,是要吃面條和豬頭肉的!”
“其他的呢?”
麻利的將面條切開,隨后放到了一旁已經煮沸的鍋內。
用笊籬輕輕的撥動,那些李遠一早上手桿的面條便輕輕的在鍋中散開,而屋內的桌子上,此時一碗早就已經做好的雞蛋鹵子,此時還正冒著熱氣。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如今李遠的廚藝已經越發的嫻熟。
舉手投足之間,除了麻利,倒是多了幾分從容不迫的大師之感,不說味道,單單是那行云流水一般的動作,就已經是一種異樣的享受。
面條入鍋差不多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這才被李遠撈出。
因為是手搟面條,硬度要比平日買回來的要勁道許多,所以煮面條的時間也要多消耗一段時間。
在水開之后,李遠再次朝著鍋內點了兩次涼水,這才將面條撈出,放在了一旁的涼水過涼,隨后盛到了碗中。
一碗自制的手搟面,就這樣被做好了。
而整個制作面條的過程,卻僅僅才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而已。
將面條端上桌子,盛上一些雞蛋鹵子,一口下去,可謂相當的美味。
李遠:“東北的習俗,其實和大家說猜的相差不大,第一個,便是你們現在看見吃面條了。”
“不過對于吃的面條也是有講究的,也就是必須吃農家自己做的手搓面條,也就是俗稱的頂門棍。”
直播間。
“頂門棍?這是什么意思?”
“這個名字有趣啊!是頂住自己家的門不讓別人進來嗎?”
“為啥要頂門?”
“頂門棍,這名字,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李遠笑道:“所謂的頂門,自然不是讓所有人都進不了們,而是說頂住邪祟,那那些污穢之物沒有辦法入門,保佑這一年都太太平平的意思。”
直播間。
“那和我們這里也差不多啊!我們這邊早上吃的是餃子。”
“我們這邊對于早上吃什么倒是沒有太大的限制,只不過一大早上的時候就得去撒草木灰,而且還要在河邊、井邊一路撒過來,直到撒到自己家的水缸邊。”
“這是為了干什么?”
“撒草木灰?這我還真是頭一次聽說呢!”
“你們不知道嗎?這就是求風調雨順的意思啊!就是說想要將水引到自己家,也就是讓龍王降水降到自家田地的意思!”
“那吃豬頭肉呢?這個也是習俗之一嗎?”
李遠:“當然,這也是我們當地的習俗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扒豬臉這道菜?其實,這所謂的扒豬臉,才是正宗東北二月二所吃的菜肴。”
“而說道這吃豬頭肉的傳統,倒是還離不開一個故事……”
“傳言王中令平定巴蜀后,覺得腹中饑餓難耐,此時進到了一座村頭小廟之中,恰巧此時遇到個喝醉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