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沒什么大事,磨磨就行了,犯不上買把新的。”
說完,李遠隨后便進了屋子,去向三大爺要了個磨石,隨后再次來到了廚房中。
在農村,基本上家家都是有一把磨石的。
因為大家做菜都是用一把菜刀,不像是講究的家里分那么精細,所以對菜刀的磨損也會更大一些,所以磨刀自然就成了家常便飯。
而三大爺家里的磨刀石已經凹陷進去不少,一看就是有年頭了。
直播間。
“主播要磨菜刀嗎?”
“這磨刀石都這樣子了,還好用嗎?”
“主播要自己磨刀?能行嗎……”
“不就是磨個菜刀嗎,這有什么難的?”
“不難?磨菜刀那可是一個手藝活!以前專門有一個職業就是磨刀匠,這怎么能不難呢!?”
“對對,我小的時候好像確實經常聽見有老大爺喊‘磨刀磨剪子’的聲音,不過現在已經聽不到了。”
“還真是,我也聽說過!”
“現在菜刀燉了以后都換刀了……哪里還會磨刀。”
李遠笑著說道:“磨菜刀確實是一項技術活,而且磨剪子鏹菜刀這一行業,就是老手藝其中之一,不過也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么困難。”
李遠記得,傳統相聲《賣布頭》中,便有一段戲曲般的吆喝聲,不過如今卻早就已經聽不見了。
而那磨刀老頭悠長的吆喝聲,更是只在李遠的記憶中存在。
“家用菜刀時間長了刃部即鈍,就需要鏹薄,用文話說,便是鋒利,俗話就叫快了。”
“鏹菜刀其實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第一件事情便是要看看刀口的鋼究竟是軟還是硬的,不同的硬度就要使用不同的砂輪。”
“硬的,便要用砂輪打,軟的則要用搶刀搶,搶過之后再用磨刀石磨。而鏹刀的工具是一根尺把長的鐵桿,兩頭有橫扶手,鐵桿中間鑲一把優質鋼的鏹刀,用它將刀的兩刃刮薄,再磨鋒利。不過現在……鏹刀已經基本消失了。”
“索性正好有這個機會,大家學一學就會了。”
李遠先將磨刀石浸泡在水中打濕,隨后便將剛剛拿著的那把菜刀再次拿了出來,用清水清洗干凈,包括上面的油污。
等磨刀石徹底將水分吸收,這才再次將磨刀石拿出,不過在看見那磨刀石的時候,李遠倒是還微微有些詫異。
“沒想到這磨刀石竟然還是砂巖石,這砂巖石……現在可是難見的很。”
直播間。
“聽主播說的好麻煩啊!”
“這么復雜嗎?”
“砂巖石?這磨刀石還分種類嗎?”
“不然呢?應該是什么?”
“一個磨刀石而已,莫非還有什么說法不成?”
“這話磨刀石有什么講究嗎?”
李遠笑著說道:“當然了,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講,任何沙巖石都可以磨刀。平時很常見的磨刀石一般都是頁崗石,石英也不錯,只是這種平常比較難見,還有粉砂巖等等。”
“不過在磨刀石中,砂巖石是最好的,磨出來的刀刃也是最銳利和耐用的,這種磨刀石磨出來的不容易產生缺口。”
“這砂巖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沉積巖,是由石粒經過水沖蝕沉淀于河床上,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慢慢堆積而成。”
“砂巖是一種亞光石材,不會產生因光反射而引起的光污染,也是一種十分天然的防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