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就是,李家大小子繼續,我們喜歡聽!”
“沒錯,好的就是這一口。”
與此同時,李遠倒是也絲毫沒有閑著,說話的功夫,已經將早就已經泡好的蘑菇焯水撈出了。
“大家看,這些蘑菇都是去年秋天的時候采摘回來自己晾曬的,泡發之后的蘑菇味道不僅不會變淡,而且口感也要比以前的更加有咬頭,在做燉菜的時候,和這曬干后的蘑菇可是絕配。”
榛蘑焯出的水有些發黑,不過倒并不是榛蘑臟,而是將榛蘑焯水之后,便會蘑菇本身的顏色退掉一些。
將蘑菇再次清洗了一次,此時,李遠便已然開始正式的做小雞燉蘑菇了。
“在東北,小雞燉蘑菇可以算的上是一道特色菜了,幾乎家家沒有不會做的!”
“而小雞燉蘑菇想要味道好,其中有好幾個重要的因素。第一……就是這雞,一定要是農家院子里散養的現殺雞。”
“第二,則是要是土鍋燉,第三……便一定是這野生山蘑。”
顯然,李遠剛剛收拾好的雞便很符合這個特征,肉厚卻不肥,鮮而不柴,這樣的雞肉做出來的味道才美味。
而土鍋燉菜的味道更是不用多說,味道根本是平時的煤氣和電磁爐所比不了的美味。
至于野生的山蘑,顯然如今更加難得。
直播間。
“還三個要求……現在連第一個要求都滿足不了。”
“可不,我們這邊的大公雞一只最少也要兩百多塊錢,而且還是有價無市的那種!”
“是啊,現在野生散養的土雞太少了,就算是有賣的其實都弄不準到底是不是純正的散養雞。”
“可不,我家里的雞肉幾乎都是在超市買回來的冷凍肉,味道……委實不怎么樣。”
“我們這邊也是冷鮮雞,整個賣,價格貴不說,根本不知道凍了多久了。”
李遠點了點頭,神色倒是頗為贊同。
的確,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家禽自然養殖的也沒有從前多,所以吃的肉幾乎都是大型養殖場中出來的。
在鄉村里或許還好一些,一家樣幾只雞鴨鵝,有的養幾年,有的看個頭差不多了就直接拿到集市上去賣。
不過歸根到底基本上都是被村子里的人消化了,即便是拿到集市上賣也是搶手貨,有一個小時就被搶光了。
而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家養雞的口感和營養,都遠遠是飼料雞所媲美不了的。
飼料雞是圈養,放進籠子里不讓它活動,吃完就睡,睡完再吃,所以脂肪和肉都很多,出肉也就是白條雞,出籠的速度更是極快。
而家養雞幾乎都是散養的,喂的也差,反而都是自己抓昆蟲吃。
所以家養雞的長肉速度慢,可是因為散養的原因肌肉緊實,反而味道很濃。
李遠點頭:“大家說的倒是事實,像這樣的家養雞現在確實很少,反而市場上幾乎都被冷鮮雞和冷凍雞代替了。”
直播間。
“可不,過年想要燉只雞,都要提前大半個月預定,不然都排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