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你小心一點吧,我覺得,你很有可能被三娘相中當女婿了。”
“不會吧?!”
“那怎么行!主播是我的!”
差不多二十分鐘的時間,李遠將鍋蓋掀開,隨后將焯好水的榛蘑放到里面。
將蓋子蓋上,差不多又十分鐘左右過去,這才將泡好的粉條再次扔到了鍋內,而此時,鍋內之前填的水已經消失了大半。
“這是紅薯寬粉,在粉條里,紅薯粉條屬于最扛煮的一種,也是吸水力最強的一種粉條。”
“例如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這樣的高火燉煮的菜,一定要用紅薯粉,而且還是這種寬粉!”
“紅薯粉下鍋的時間最好在出鍋前十分鐘左右,這樣的粉條煮出來剛剛好,要是提前或者是放其他的粉條,很有可能出鍋的時候粉條就不見了。”
紅薯粉已經吸過水,所以此時鍋內不需要再多填水,李遠再次蓋上鍋蓋,隨后就是等待出鍋了。
直播間。
“我也愛吃紅薯粉,有咬頭,而且不容易段,尤其是燉酸菜的時候放點紅薯粉,那味道絕了!”
“我平時吃的都是細粉,寬粉吃的次數還真是少。”
“別的粉條不行嗎?我怎么覺得我們這邊的集市都是細粉,好像寬粉很少呢。”
“就算是有紅薯寬粉,恐怕你也認不出來……”
“這話說的對勁兒,反正我是不會看。”
李遠笑道:“其實挑粉條還是挺簡單的,基本上看看顏色就能認出來。”
“而且粉絲和粉條都是用豆類、薯類和雜糧為原料加工制成的絲狀淀粉制品,可以說原料就決定了粉條的質量和制好的顏色。”
“不同原料生產出來的粉絲其顏色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顏色分辨的方式也可以作用在粉絲上。”
“像顏色微黃的粉絲和粉條,一般都是用玉米、高粱制成的糧食粉。而薯類粉絲中,馬鈴薯粉做成的粉條和粉絲色澤都發白,而且透明性比較好。”
“紅薯粉的質量最好,不過色澤有些發暗,一般紅薯呈淡黃色或褐色。”
“木薯淀粉一般不用于粉絲加工,不過有的地方為了降低成本,就用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混合來制作,冒充口感較好的紅薯粉,但這種粉條不耐煮,基本上十分鐘左右,粉絲就會開始化掉了。”
“正常粉絲、粉條的色澤略微偏黃,接近淀粉原色,大家要是看見那種顏色特別艷、特別亮白,或者是顏色發烏的粉絲、粉條最好不要購買,因為這樣的一般原材料都不會很好。”
“而在粉絲中,原料要比粉條還多兩種,一種是綠豆粉絲,這種粉絲顏色潔白光潤,在陽光直射下銀光閃閃,呈半透明狀。”
“另一種是蠶豆粉絲,雖然他的顏色也比較潔白、光潤,可是口感卻遠遠不如綠豆粉絲細糯有韌性。”
“不過其實每批粉條的顏色也不一定全部都相同。就像是今天我用的這種紅薯粉。”
“有的紅薯粉可能會稍微黑一些,有的顏色可能又比較發棕黃色的,而有的可能會偏黃白。”
“這并不代表這批粉條的質量不好,只是因為紅薯粉中含有的酚類物、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維生素等的含量有所不同而已。”
“而且決定粉絲顏色的不僅僅有這些,粉條的熟透度也會影響粉條的顏色。”
“一般來說,越熟的粉條顏色越黑,越生粉條越白,不過也有不少做假粉條的加工商,用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做的假紅薯粉條,不過因為淀粉中沒有那么多營養物質,便會調價不少的色素,不過增加色素的粉條看著顏色十分光亮,仔細看倒是也不難分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