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蜱蟲的繁殖能力很高,雌蜱受精吸血后產卵,硬蜱一生產卵一次,飽血后在4到40天內幾乎能夠全部產出,而它所產卵數會達到上百甚至數千個,這個還是因種而異的。”
“不過如果是軟蜱,那產卵的次數還會增多,一次產卵50到200個,總數甚至能夠達到數千個。”
“而更加恐怖的是,這種蜱不管是幼蟲、若蟲,或者是雌雄成蟲都具有吸血的能力,而且吸血量也極大,發育期飽血后,蜱蟲甚至能脹大幾倍至幾十倍,雌硬蜱甚至可達100多倍!”
“這些蜱蟲最敏感的部位就是嗅覺,尤其是對動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在宿主和蜱蟲之間相距15米距離時,他們就能感知到。”
“所以這些蜱蟲一般都是被動等待,一旦有聞到宿主靠近的氣味,他們就會主動出擊。”
“不過蜱的活動范圍不大,一般為數十米左右。宿主的活動,特別是候鳥的季節遷移,對蜱類的散播起著重要作用。”
“所以也因為蜱蟲的敏銳嗅覺,導致他們最喜歡的寄生的部分就是一些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
“所以到了春季大家經過草叢,或者是帶著寵物在草叢散步的時候,回家千萬不要忘記查看一下寵物和自己的身上,不然很容易攜帶蜱蟲。”
直播間。
“可不,我們這邊草叢里也有蜱蟲了。”
“主播說的對,昨天我家的小黃就被咬到了,去寵物醫院給它弄下來的,麻煩的很。”
“還是小心為好。”
“而且這蜱蟲咬的地方都很玍古,就一些角落的地方咬。”
李遠:“嗯,像是全溝硬蜱,它便喜歡寄生在動物或人的頸部、耳后、腋窩、大腿內側、陰部和腹股溝等處。而那些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頸部肉垂和胸部,次為肩胛部。波斯銳緣蜱蟲,則是一般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所以雖然我們很難提前發現蜱蟲的痕跡,倒是可以根據蜱蟲的這個特點,在上山之前在身上提前噴灑一些花露水,或者是隨身攜帶驅蟲的噴劑進行預防。”
“雖然這樣的方式不能完全隔絕危險,不過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避免蜱蟲叮咬的。”
“其實在東北還算是好的,畢竟這蜱蟲對于氣溫、濕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影響。”
“像是在一些溫暖的地區,蜱蟲在春、夏、秋三季都一直活動,而且一些蜱成蟲的活動期在更是長達四五個月。”
“現在雖然已經有蜱蟲了,不過這也不過是蜱蟲剛剛蘇醒的季節而已,數量還是比較少的。”
直播間。
“這玩意能活這么很長的時間?”
“蜱蟲這么討厭……難道冬天凍不死它嗎?”
“就是,這東西不怕冷嗎?這么早就出來活動。”
“蜱蟲還真不怕冷,而且有不少蜱蟲還能越冬呢。”
“我靠!太變態了。”
“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