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秦鎮涼皮……這個我知道的倒是并不是很多,不過秦鎮涼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還是很出名的。”
“我知道的秦鎮涼皮,主要的調味講究,白、薄、光、軟、筋、香,特別是在夏季到來的時候,假如到西安街頭走走,就會發現,不論男女老少都抗拒不了涼皮的誘惑。”
“它以一種如同不可抗拒的誘惑力一般,讓來來往往的過客矚目,不管是路邊唐,還是高檔的涼皮店,可謂都是人影攢動。”
“而秦鎮涼皮因其投資小、利潤大、回報快,成為小吃經營的主項之一。”
“還有岐山的搟面皮,是陜西省岐山縣附近的特產,而在周邊地區也有許多賣搟面皮的,不過……最受食客認可的應該還是屬岐山的搟面皮。”
“岐山的搟面皮很有特點,外形像寬面,幾乎透明一樣,生津耐嚼,這個時候再放上點油辣椒、鹽水,還有那香醋的各種秘制調料,味道可謂是一級。”
“而且最神奇的是,涼皮這種食物本來應該適合夏天吃,可是偏偏在岐山的冬天,吃涼皮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在夏季的時候,當地人更是直接的那個涼皮作為主食食用。”
直播間。
“說的沒錯,涼皮營養豐富,當做主食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冬天吃涼皮……不冷嗎?”
“涼皮在冬天吃?這也太受罪了吧?”
“哪里,說冷的是你們對涼皮有誤解!”
“就是,我們岐山的面皮冬天吃能保暖,夏天吃消暑,在春天吃,還能去乏,秋天吃還能去濕!”
“我靠,像你這么說,涼皮那不是四季都能吃的好東西了?”
“必然的啊,涼皮本來就是四季吃的好東西啊!而且書上不是還說過嗎,米能養脾,麥能補心。這涼皮,不就是地地道道的麥子和大米做出來的吃食嗎?”
李遠:“涼皮確實還是很健康綠色的加工食物的,而且它的吃法也有很多。”
“其實涼皮的吃法不外乎兩種,一種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涼吃,這種辦法在一年春、夏、秋都可以,而不少人在冬季也是喜歡吃點涼皮解解饞的。”
“像是最典型的傳統涼皮的吃法,就是把面粉調成糊,然后盛到一種特制的金屬涼皮磨具里,輕輕搖動模具,讓糊沾滿模具底,”
“等水開之后,將模具放到上面蒸熟,等一段時間之后再吃就行。”
“而吃的時候只要將面皮切成寬條,再加上點什么黃瓜絲、香菜、面筋等,調入鹽、醋、醬、芝麻醬、辣椒油就能吃了。”
“而其實涼皮的吃法還有一種,就是……熱吃。”
直播間。
“涼皮還能熱吃?那不都化了不成?”
“熱吃?我去,真的假的啊?”
“我怎么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吃法?”
“涼皮可以熱吃的,可是切好之后放在蒸籠屜上加熱,下面用爐火加熱,使皮子始終保持熱騰騰的狀態,到時候直接吃就行。”
“真沒聽說過……”
“這種吃法還是聽多的,不過一般都是在冬季才這么吃。”
“那能好吃?!涼皮都不涼了,那還吃個什么勁!我就愛吃涼皮,涼的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