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房子的第一步,自然便是要將房子的地基打好,房子的地基好壞,可謂直接可決定房子的使用年限。
房子李遠采用的是深一米的混合水泥型地基。
雖然說徽式建筑是傳統建筑,本應該用木質地基,不過畢竟東北的天氣房子沉降問題本就嚴重一些,水泥混合型的地基顯然要更加符合實際一些。
水泥砂漿是早就已經訂好的,李遠只需要挖出溝壑,下鋼筋骨架就可以了,這個步驟倒是沒有那么麻煩。
李遠雇傭村里的人,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將橫平豎直的地基整個挖好。
將之前制作好的骨架放入,而后澆筑。
這個過程其實還是要耗費不少的時間,只不過……相對于正常房子的建造,倒是要節省的了許多。
因為……
不管是是鋼筋也好,還是水泥也好,李遠的戰斗力都能一個頂十個!千金重的鋼筋,甚至自己一個人就能抬得起來!
直叫一旁幫忙的人看的暗自稱奇。
直播設備一直24小時無間斷的直播著整個建造的過程。
自然,李遠那些剽悍的身體素質,也不由得讓直播間所有人詫異萬分。
單單一天的時間,李遠就已經成功將房子的地基制作完成,這樣的速度,不由得讓所有人的暗自驚奇!
不過水泥灌溉的地基有一個弊病,那就是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夠完全讓水泥凝固。
所以李遠除了第一天灌溉過地基之后,整個建筑又再次的進入到了停工的狀態。
只不過……
房子雖然停工,不過李遠倒是絲毫沒有閑下,此時的李遠,已然開始在之前預留種菜的土地上,將原有的海棠樹移栽了過來。
而李遠又趁著這幾日的時間,將之前設計好的木質鏤空裝飾做好。
而三天之后,李遠終于再次進入到了建造的步驟之中。
第四日,李遠找了幾個有經驗的師傅一同幫忙壘墻。
只不過李遠并未按照傳統的方式壘,畢竟青磚本身就于紅磚的使用方法不同,而且外面也不會再次粘磚美化,或者涂上顏色。
這樣一來,青磚的排列順序,自然就是相當的考究了。
好在這些對于已經學過【著建書】的李遠,倒并不是什么難事,一一教導那些師傅,不過半日,大家便已然熟悉的青磚使用的方式。
只不過那些比較難的地方,自然還是由李遠親自動手。
第五日。
此時李遠的院落,已然初具徽派模樣,高高的墻體,青灰色的磚墻,木質和鏤空石雕的裝飾,都給人一種沉穩的氣息。
第六日。
李遠已然開始給房子安置木質房梁和瓦片,順便將園內青磚全部鋪置,甚至將之前預置的水塘給挖了出來,用河邊的鵝卵石建筑了一個天然流動的活水池。
雖然時間短暫,只不過李遠的房子倒是絲毫都沒有任何將就,全部都力求完美、
房梁,采用的是黃花梨木,也是房子買的材料之中花費最貴的一種,可以說李遠將剩下的人工錢,全部都放在了房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