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地熱取暖的方式,是需要用到大量秸稈、樹枝、柴火等等燃燒物的,所以若是柴火不夠,根本不足以支撐里面的燃料燒一冬天。”
“不過……在樣子溝這個四面環山的地方,顯然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燃燒物。”
“只要在上凍之前,將木材、樹根等燃燒時間長的放在地窖最底下,然后將玉米秸、稻草、稻殼等堆在上面,放整個地窖之后,便足夠一冬天燃燒。等放好燃料后,砌磚封嚴窖門,順便在窖門上安鐵管,作為窯內的進風口。”
“點火時,將油布條點燃,隨后從鐵管內送入就可以了。這種地熱使用,便是如此的簡單。”
“而且對于控制,也是相當容易。”
“在屋子內的溫度夠熱以后,將木塞堵住進風口,適當的調節地熱出煙門,便可以讓屋內保持恒溫,這樣下倆,一年都不用管。”
“唯一要做的,就是要等第二年加料之前把窖門打開,將里面燃燒的灰燼掏出來換上新的燃料。”
李遠將原理簡單的和直播間的觀眾們說完,眾人這才了然。
而且李遠不僅僅采用了地熱,為了父母的習慣,還有另外的兩個房間之中保留了土炕的習俗。
畢竟對于老人而言,炕,可不僅僅是一眾取暖的工具,也是一種情況的寄托。
一樓,雖然是李遠主要裝修的地方,不過其中大面積都是住人的區域,屋子都是大同小異,只有那些精美的雕刻,讓每個房間都有了不同的區別。
反而是二樓……
這個實用性要稍差一些的閣樓,隨著李遠的鏡頭上樓之后,才讓眾人更加驚艷!
二樓,李遠只建了兩個房間。
房間中的陳設比較簡單,因為新裝修的緣故,只有實木的家具和床具擺在上面。
不過讓人覺得驚喜的是,每個房間之中,都被李遠留出了天窗的位置。
躺在床上,甚至便能看的見天空上的星辰,景色可謂十分的開闊。
而二樓的陽臺上,李遠還制作了一個戶外的陽臺,青磚和木質雕刻結構,勾勒出一個有十來平米的位置。
此時的陽臺上只拜訪了一個看著相當具有年代感的木質搖椅,看著十分具有古意。
站在那陽臺之上,還能清晰的望到那遠處連綿不斷的山脈。而下雨過后的樣子溝,帶著一陣淡淡的霧氣,只讓人覺得更加充滿了神秘之色。
直播間。
“這位置的風景,也太好了……”
“是啊,晚上點燃香薰,借著微風和夜幕,在炎熱的夏季過來避暑,那感覺,不要太美了!”
“主播也太厲害了吧?這都是主播自己設計出來的?”
“這真的是主播十天之中設計出來的?我有點不敢相信呢……”
“是啊,主播你莫不是在哄我們吧?這樣精美的庭院,是十天做出來的?怎么可能?”
“我現在只想說一句:主播你太牛逼了!”
李遠用十天的時間建造出一座徽派庭院的消息,就這樣以極快的速度被傳揚了出去。
而且這個傳播,不僅僅是在樣子溝的街坊鄰居之中,就連網絡上李家大小子的名號,也成功的打響。
飛驢直播平臺上,不少人慕名而來,就是為了看看李家大小子這座僅僅花費十天就建造成功的徽派庭院到底長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