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此舉的目的在于盡可能的讓這些斯拉夫奴工們將霧鴨鎮變成自己的新家園。
為此,他采取了幾項舉措。
1,整座城鎮幾乎全部都是斯拉夫人。這就類似于上一世的少數民族族自治區一樣...赤國用了五十年的時間證明,這條同化異族的道路是可行的。
只要賜予他們更好的生活,他們沒有任何造反的理由。
2,賜予他們永久的土地和房產。
中古時代,土地和住房都是領主的。貧苦的農民只能租借領主的土地和房屋,世代被領主剝削。這就造成了大領主剝削小領主,小領主剝削農奴的慘狀。
毫無疑問,洛基要改變的正是這一點。頒布這條政令后,勤勞者毫無疑問將會率先擁有自己的土地和房產。假以時日,他們將變成第一批地主,商人,或者自由農夫。
而維京人也能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邁出一大步。
洛基知道這些斯拉夫奴工的大腦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了這么多來自幾千年后的先進理念,不過沒關系,他早就已經讓桑吉將這些不屬于這個時代的律法刻在木碑上,立在黑石城堡的大門口。
斯拉夫奴工們猶疑的走上前去仔細研讀,讀懂的向身邊沒有讀懂的仔細安利,經過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所有奴工們全部涌入生產隊大門要求變成工人。
而就在這會兒,洛基頒布了下一條行政令。
如果說三險一金還僅僅是點燃了奴工們的熱情。這一條徹底將他們變成了洛基的信徒。
這一條行政令名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78年11月,赤國徽省,鳳梨公社小崗村,18名貧窮的農民簽下生產承包責任書。其中規定了以下幾點。
1,分田到戶
2,不再伸手向公社要錢要糧
到了1979年內10月,小崗村打谷場上一片金黃,當年的糧食總產量為過去五年的總和!
從此,吃大鍋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將土地承包給家庭,上交一部分糧食給國家,剩余的全部歸私人所有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橫空出世。
從此,赤國經濟走上騰飛之路,農民的口袋也迅速殷實了起來。
霧鴨鎮只用奴工生產,其生產效率非常的低下。落后的生產方式固然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工人缺乏熱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時的寒水村·霧鴨鎮兩座城市中,斯拉夫奴工的數量已經超過了500人。想要讓這些異族在保衛家園的時候能夠為洛基而戰,賜予他們一個安全,富裕的生活是最好的方法。
“村莊之外的用于伐木的林地,以及用于煉制燃油的紅松林,以及村莊之外的耕地,家畜等等...會被公社劃分成一百塊單獨的承包田!”
每戶一塊!
每年,每戶人家只需要向“霧鴨鎮生產大隊”繳納固定的收成,至于剩下來的,全部歸私人所有!
這條命令頒布后,斯拉夫人面面相覷。他們能夠聽懂洛基口中的每一個字,但是這些字連起來....
“領主大人,您是說...”
“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自己的....領主嗎?”
遲疑半天后,一名斯拉夫奴工小心翼翼的說出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