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當斯拉夫奴工們酒足飯飽,紛紛走進營帳后休息時,洛基召集手下的的精銳骨干聚集到城堡外,戈爾·馬拉什曾經的鐵匠鋪中。
“現在的情況...基本就是這個樣子了。”
“剛才情況緊急,和巴坎布什交談的過程中,我是臨時做出的應變。”
再次沉思片刻,洛基繼續開口,緩緩道
“今晚,我們改變計劃,不再開門放出沉水之城中的維京海盜!”
**
“從現在的情況看,巴坎布什手下總共不過一萬人,而且這些人全部都是斯拉夫農奴。反觀我們手里...按照薩特兄弟做出的計算,他們在斯拉夫人的土地上回收了絕大部分維京海盜,數目接近9000。”
“無論是數量,還是兵種質量上...我們現在都算不上劣勢,打贏這場戰斗并不算難。”
“但是..現在河谷地已經來到了我們手中。我們必須要考慮后續的事情。”
在中古時代,英靈殿以及圣山是維京人的精神支柱。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理解諸如“壟斷”,“喝血”等新鮮的詞匯。因為中古時代的人命群眾每天都生活在“領主”與“宗教”兩座大山的壓榨之下。
他們可以輕松的揮刀斬向和自己一樣貧窮的同階級窮人。
但是卻根本不懂得聯合起來,推翻壓在頭頂的大山。
因此,洛基不能非常直白的和薩特以及其他幾位伴當說:“我想要故意驅使巴坎布什帶領大軍去攻打我們的圣山和英靈殿。讓這群人把風暴神使們統統砍死,再渾水摸魚從英靈殿中撈幾個魔藥配方出來。”
盡管幾位同伴非常忠誠,也愿意相信他。但是這件事對于一個古人來說畢竟太過大逆不道。此時的洛基還無法判斷這幾位沒讀過書,甚至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兄弟倒地能不能接受主動去“搶劫”他們的神殿。
因此,他必須要換一種思路,讓他們理解他的意圖。這是一名成熟的政客必須要掌握的語言藝術。
這種語言藝術,叫做偷換概念。
“我認為我們必須要考慮后續發生的事情。”
“如果今天,我們將這9000人全部放出,血戰巴坎布什麾下的1萬斯拉夫義軍,我們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可以預料到,即便我們獲勝,迎來的也是一場慘勝。9000人的部隊最后能不能幸存一半都是未知數。”
“但是之后呢?”
“打退了巴坎布什。后續而來的冬天將會成為我們最后一個冬天。要知道,今年斯拉夫王從本土一共不過出兵100。他打架的本錢可全部都是從龍息高原上解放出來的斯拉夫農奴!斯拉夫本土上還有多少斯拉夫人我們根本無從得知。”
“如果來年他再次聯合英格蘭人卷土重來,我認為奧沙利文是一定不會出兵援助我們的!”
“河谷地,龍息高原與霜寒嶺三個已經如同廢墟的行省該如何抵抗住他們的下一輪攻擊?”
洛基的分析清晰且有調理。薩特幾人瞬間理解了他話語中的含義,紛紛皺起眉頭。
“所以...當我今天早上聽到巴坎布什說他要圣山的時候,我覺得我們再次獲得了一次活命的機會!”
“攻打圣山,天斷山脈對面的4座行省大概率會出兵增員,再加上英靈殿中駐守的風暴侍僧以及風暴神使的私軍,這些守軍將會極大的消耗巴坎布什麾下這群本就不算強大的斯拉夫義軍!我們盡可以在后方觀察,待到英靈殿幾乎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咱們可以打開血色石雕像,完成收割。”
7位伴當面面相覷,在一半維京人眼中,守衛圣山以及圣山上的英靈殿時這片大陸上所有人約定俗成的職責。畢竟,英靈殿是所有維京人的精神支柱。
一旦英靈殿倒了,以后的維京人去哪里兌換魔藥,如何晉升為神選者,這都是巨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