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古勞爾和薩特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古勞爾最大的特點是他會主動發現問題,并且主動尋求解決機會。在生活上,他也是個凡事追求主動的人。
想要什么,他會毫不猶豫的張口說出。腦中偶爾出現靈光一現的想法,他也根本不會隱瞞,而是會立刻說出。
他的所有行為,都和森林中的恐狼是一樣的。
狼群絕對不會等到腹中饑餓的時候才去尋找食物。它們的一生都在主動出擊中度過。
寧可吃不完,也不會等到因饑餓而耗盡體力。
“主動出擊”在狼的人生信條里永遠是沒錯的。
古勞爾的擔憂的確擁有他的道理。通過被困在望海堡壘的這段時間,洛基也有兩個重要發現。
首先,所有存在于這個位面中的國家都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英格蘭諸國可能會被維京人狠狠的咬下一塊肉。但是如果兩個國家拉開陣勢,正面一戰。
他們既然存在于這片土地,就絕不是任人宰割的軟柿子。
其次,就是英格蘭人的作戰思維明顯要領先于這個時代。
在維京海盜的認知中,戰勝對手就是“沖鋒,揮斧,用斧頭砍下敵人的頭顱”。這三個簡單的動作重復數千遍,直到戰場上的最后一名敵人倒下。
他們自然取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
整個過程中,只有肌肉,大斧和身邊的同伴是有用的。
在血腥的戰斗中,“大腦”只是個累贅。
北海對岸的英格蘭人卻表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技戰術能力。他們并非依靠單體的士兵,而是使用整個國家龐大的生產力與敵人周旋。
自從占領望海堡壘直到現在,兩軍之間甚至沒有爆發過一次流血沖突。
單純每天在城外修筑防御工事,維京人就已經被緩慢的逼入絕路之中。
萬幸,洛基在出發前曾經預料過自己有可能陷入劣勢,而陷入劣勢之后,破局的關鍵就在弗朗西斯教長的身上。
用上一世的眼光來看,這位體重超過200斤的老修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生存主義者”。他會不厭其煩的審視自己所處的環境,并且確保自己永遠處于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生存條件中。
為此,一切身外之物...比如宗教,信仰,國籍他都可以立刻拋棄。
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性,萊塔司帶領的1500名英格蘭士兵,所有口中高喊著“正義,榮耀,為了國王...”等等字眼的“高尚者”全部死亡。
最終只有弗朗西斯這個墻頭草存活了下來。
在外人的眼中,這種心中毫無信仰的人難堪大用。連維京人都知道的道理,英格蘭人必然也清楚。
但是洛基卻不這么想。
在他的眼中,他看待弗朗西斯教長比身邊的所有人都要親切...因為上一世,他所身處的環境中,所有人都是這種人。
在21世紀那個急躁且忙碌的社會中。每一個能夠在魔都混上一套住房,養兒育女的人全部都是生存主義者。
他們腳踩著無數失敗者上位,最終博得了在大都市中生存的權利。
人類總是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部下,“什么樣的將領會帶出什么樣的士兵”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