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依舊會有大量的工廠,分布在全國各地
公司在硬件終端領域的市場開拓的越大,工廠的數量就會越多。
鑒于工廠本身涉及到了最麻煩的生產環節,這里面會有諸多的事情,需要工廠方面和地方上打交道。
衛生、消防、土地、人工,種種種種,那些審批和不同政策的交叉,足以把一個正常人逼瘋。
沒有人比楚欣更適合去掌控晨陽電子了。
楚欣的背景,能夠讓她非常容易的便把這些事情搞定。
在其他人眼中,需要反復不斷地去處理關系的繁瑣事宜,對于楚欣來講,可能一句話便解決了。
因此將晨陽電子交到楚欣的手里,絕對是神來之筆。
當然,現在的晨陽電子其實還什么都沒有,陳陽所思考的這些問題,都是以后需要去面對的。
呂初然的安排要稍顯簡單一些,畢竟現在還是求學階段,總要等到呂初然畢業之后,再把她安排進公司。
然后根據呂初然的喜好以及擅長的東西,看看究竟應該讓她負責哪方面的管理。
但最簡單的安排,肯定是韓思柳。
目前陳陽還沒有涉足醫藥領域的打算。
等到公司真正的成長為了參天大樹,成為了橫亙在這片土地之上的巨無霸,成為了整個世界都要為之矚目的焦點
到了那個時候,陳陽才會開始進軍醫藥領域。
韓思柳將成為最適合的擋箭牌,成為晨陽科技在醫藥領域分公司的名義掌控人。
為此是不是應該提前做一些準備
正好韓思柳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打算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醫學研究上。
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給韓思柳一些關于強化藥劑的啟發
讓韓思柳真的能夠在她的領域里,有突破性的進展和發現,讓她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逐漸地成為世界知名的醫學專家。
如此一來,等到公司進軍醫藥領域后,對外宣布聘請韓思柳來為公司開發醫藥產品,那么之后產出的一些來自于廢土的藥物起碼能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嚴格來講,這是非常合理的想法。
嗯稍后再仔細的思考下應該如何操作吧
反倒是邵君琪,陳陽其實從沒有考慮過要如何安排。
一是因為和邵君琪之間的關系,同另外幾女完全不一樣。
陳陽對邵君琪沒什么想法,所以是純粹的將邵君琪當做朋友去看待。
二是因為邵君琪本身也有自己的產業。
閩閣的規模盡管不大,但主做高端餐飲,其實生意還是相當不錯的。
最近又接連開了幾家分店,顯然,閩閣整體上是在往上走的。
但陳陽萬萬沒有想到,邵君琪會想要將閩閣并入到公司里,成為晨陽科技下屬的一個子公司
這可倒好大家徹底的全都彼此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