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一下子靜了下來,在場的除了八公和世子之外,其實還有馮唐、馮紫英父子,再就是衛旭和韓琦。
但是這么多理論上應該是無比忠誠的武勛們,卻沒有一個人對衛旭的大逆不道之說提什么意見。
“我們其實并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如今雖說是那位在上面,但當前天有二日啊!”侯孝康無奈的說道。
他說的很委婉,但衛旭結合這幾年自己得到的消息,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太上皇泰和帝御駕親征,北伐白山黑水之地的建奴,卻落了個慘敗的結局,因為損失過大,需要負責的人可不是小數目。
但他選擇了自己退位,把皇位讓給了四子李遠,也就是現在的永正帝,不論他當時是什么打算,卻等于是自己抗下了罪責。
這樣一來,無論文官集團有多大的怨念,都沒法再用這一罪名對武勛趕盡殺絕,只能無奈的走了個過場了事。
整個武勛陣營都因此欠了太上皇大大的人情,所以在義忠親王兵諫的時候,雖說他們的絕大多數都參與了,卻也都要求善待永和帝。
接著就是義忠親王失敗自殺,又是泰和帝出面,強壓下了永正帝大開殺戒清理一批的想法,把問題拖到了現在。
實際上,當時的寧國公賈代化之所以選擇了退讓,也是因為從太上皇那里得到了“既往不咎”的允諾,否則誰敢相信永正帝?
如今已經是永正十年,這么長時間武勛之所以還能和永正帝打的有來有回,很大的原因其實也是太上皇的牽制。
別管他到底是為什么幫忙,總之這個人情都在這里,無論武勛想要怎么樣,這個人情必須認下!
不論義忠郡王李皙再怎么吹噓“元子元孫”,永正帝都是太上皇明文下詔讓位的皇帝,武勛必須承認!
只要太上皇還在一天,武勛方面就得老老實實,這不光是因為受了恩惠,還有就是武勛內部其實很多人都是太上皇的人。
這要是跟著義忠郡王動手,一旦太上皇親自出面反對,很難說勛貴內部到底會出現多少二五仔!
衛旭的提議只能不了了之,最后商議的結果,依然是按照賈赦的意見進行,只是加大了對義忠郡王的投入,先看看結果。
緊接著,就是下一個話題,也是衛旭在比武場上提到過的事情。
“馮伯父,為什么?”這次是衛旭直接開口,而且跳過了至今還是脫力狀態被抬過來的馮紫英,直接詢問馮唐。
“紫英告訴我的時候,其實我還不相信,想不到你真的看出來了。”馮唐也沒繞圈子,在所有人面前承認了,“我其實是太上皇的人。
水溶背叛其實也有太上皇的手筆,他的本意是讓北靜王府兩邊下注,萬一將來他去世,我們與龍椅上那位也能有對話渠道。
誰也沒想到,太上皇原本布下的閑棋冷子,卻不愿僅僅做一名棋子,他竟然真的背叛了,而且是鐵桿背叛。
紫英......原本是作為聯絡人與水溶接觸,主要其實是太上皇安排牽線的,但是他被水溶說服了。”
“也就是說,我之所以會暴露這么快,也是你們報上去的?”衛旭無奈的問道,這是典型的計劃趕不上變化。
他只是從原著中知道馮紫英是北靜王水溶的人,卻沒想到中間竟然還有這么復雜的關系。
“不全是,你和那兩個小建奴的關系其實早就暴露了。”馮紫英語氣有些虛弱的說道。
“罷了,伯父定奪吧。”衛旭搖了搖頭,把皮球踢給了賈赦。
“不要再指望龍椅上那位了,太上皇那里,你們照舊便是。”賈赦也不能真的拿馮唐父子怎么樣,更何況還是太上皇的問題。
“大哥,那群建奴呢?總不能讓他們就這么走了吧?”馬尚不甘心的說道。
“也好,老牛你......”賈赦轉頭就要安排。
“不必了。”衛旭有些不禮貌的打斷,“這點小事,小侄安排便是。既然如今已經暴露,不妨多露出一點,必要時也好說話。”
所有人都驚訝的看了過去,卻都沒有反對,而是轉頭看向了賈赦。
“也罷,正好給那位看看,武勛一脈并非后繼無人。”最后還是賈赦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