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末將軍務繁忙,實在比不了各位,還能在此地喝茶聊天。”衛旭不屑的說道,一個從三品罷了,當他放屁就是。
“哎(三聲),子揚何必如此!”孫玉伯滿意的向衛旭點了點頭,這才假惺惺的開口當和事佬,“兩位大人,如今賊勢浩大,很多事情實在不能再拖了。”
“孫提督,本官何時拖延了?”巡撫趙杭第一時間就把扣過來的帽子扔了出去,“如今賊勢浩大,你們卻只顧困守孤城,棄官民于不顧.....”
“巡撫大人,不如末將帶人殺出城外策應如何?這些賊兵不過烏合之眾,絕無可能擋住朝廷精兵。”衛旭立刻開口打斷了他,因為這帽子也不能接。
“衛大人求戰之心,我等皆知——”布政使王博趕緊接過了話頭,剛剛不過是一個說法罷了,真要是讓金陵衛的精銳出了城,金陵城的下場怕是不會太好。
“咳咳,就是要平定賊勢,也要先保證守城。”趙杭趕緊遮掩,因為他其實沒義務去管平亂的事情。
這也是文武沖突的核心點之一,因為文官只是“守土有責”,江南省的這次民亂本質是長江水災造成的流民,不算他們的責任,只要金陵城沒事,其他的可以甩鍋。
但軍方可不能這樣佛系,畢竟平定叛亂是軍隊的責任,不把流民打散,就是將來援軍到了平定戰斗,他們一個“無能”的評價也跑不了。
“這要想平定亂民,自然需要足夠的兵力,可現在要糧沒糧,要餉沒餉,本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孫玉伯開口還是老一套,其實也是雙方沖突的最根本。
督標理論上應該是一萬精兵,實際上連六千都湊不出來,去掉湊數的老弱病殘,真正的戰兵也就不到五千,而且缺乏訓練,裝備稀爛,戰斗力基本就是個存在價值。
事實上,要不是這些日子金陵衛的精銳部隊在城墻上擔任督戰隊兼職反擊尖刀,再加上衛旭時不時率領騎兵打個反沖鋒,怕是金陵城早就失守了。
所以,在朝廷的平亂大軍或者說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孫玉伯至少要把督標補充到八成兵力,否則“吃空餉”的罪責一旦說開了,他可真的扛不住。
至于說衛旭手中理論上也應該有六千人左右,大家都很自然的忽略了,不許他手里兵力太多是整個文官階層的默契,能干不能提,你提兵力人家也能提軍餉。
“孫提督,如今這時節正式青黃不接的時候,本官也是有心無力啊!”同樣是好幾天來用爛的理由,馬馬虎虎也算是事實。
“幾位大人,老這么拖延下去也不是辦法,萬一金陵城破了,末將和王大人頂多也就是個丟官去職,孫提督和趙巡撫怕是要在黃泉路上繼續扯皮了。”衛旭不耐煩的打斷了他們。
“子揚可是有什么建議?”雖然對衛旭的態度很不滿,但身為軍方內部人士,孫玉伯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不如人家,因此強忍著怒氣說道。
“如今這城中有的是人,想必兵器也能湊齊,缺的是錢糧軍餉,畢竟想要手下二郎拼命,就得讓他們吃飽喝足,必要的犒賞也少不了。
若是這金陵城破了,我們落不了好,城里的世家大族也跑不掉,現在該到了他們出錢出糧的時候了。”衛旭還是決定做這個惡人。
“子揚所言極是!”孫玉伯滿意的點點頭。
“衛將軍不愧是平了南疆的名將!”趙杭、王博同樣眉開眼笑。
其實,他們真的想不出這個問題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