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還是文武雙方爭奪資源的主導權,運河確實是一直以來的南北大動脈,但一直被文官把持,比如最著名的“漕運總督”一直都是文官,還有治河的“河道總督”。
武勛方面能夠插手的地方非常有限,這其中最主要的就算賈璉的通州,問題是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真的不好辦,眼睜睜看著銀子溜走,無論文武都忍不了。
現代社會但凡受過義務教育的都知道,物資運輸以水運成本最低,雖說速度偏慢,但消耗較小,如今的大運河雖然還是流淌的金河,卻早已成了各家分肥的地方。
戶部尚書江興所謂的“百萬漕工”如何,本質上就是看到了衛旭通過海路進行南北貨物交流大賺銀子,同時也搶了文官的利益,實在忍不了罷了。
運河上如此多的好處,武勛各家卻基本吃不到,偏偏這些年,他們在衛旭的帶動下,早已被高麗、倭國一線的海貿利益喂飽,對這種情況自然無法容忍。
今天的爭議雖說是文官挑頭,但武勛一看能夠說話,算是擺明了要爭奪了,如果朝廷能夠改“漕運”為海運,武勛方面自然可以吃的滿嘴流油。
反而是文官陣營,在海運方面幾乎沒什么勢力,僅有的廣州十三行,背后還是亂七八糟,更何況他們現在被薛寶琴手里的船隊壓得厲害,根本過不了長江口。
至于所謂的“百萬漕工”,不過是底下的墊子罷了,場面上喊的響亮,其實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勛,真的沒人在乎他們的死活。
“馬愛卿,海運的成本真的可以如此之低?”遺憾的是,被儒家所謂的“圣人之言”從小教育、對海貿河運一竅不通的永正帝不懂這些,開口就直奔主題。
“陛下,如今海船的尺寸還是偏小,若是能夠繼續研發新的大型海船,成本還能繼續降低。”這一點整個武勛方面都很自信,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而且,在這一點上他也沒說實話,那就是水運的成本其實真的很低,別說是兩成的消耗,就是把船工的工錢、碼頭搬運工的賞錢都算進去,也絕不超過半成。
“嗯,既如此,不如......”永正帝立刻就準備拍板,卻被文官方面的眼神止住了。
“陛下,不如聽憑商家自選,朝廷畢竟不方便直接插手商賈之事。”沈言出頭稟報,“這到底該怎么運輸,自然是他們最了解。”
“善!”永正帝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同意,他不懂海運漕運,但現在總算是已經明白,不能把事情全都交給文武中的一家,“牛愛卿,如今萬事齊備,不知這兵力何時成形啊?”
“年底即可。”這一點牛繼宗非常自信,“只是北地嚴寒,冬季不適合大規模調動,想要真正出兵的話,微臣建議安排在明年開春雪化之時。”
“可!”永正帝略一沉思就點頭同意。
小朝會的消息很快就被傳到了平遠侯府,因為文官的這次動作,很明顯是沖著衛旭來的,武勛方面自然不介意加把火。
“旭哥哥,我實在是不明白,這群窮酸的腦子里究竟裝的是什么?”史湘云一臉不耐,“如今已經擺明了,就是天家也沒能耐動我們,可這些窮酸就是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