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二可卿
興武三年臘月二十六,西山行宮,后殿正院。
“娘娘,這是外面剛剛送來的節禮,來自南洋。”寶珠表情復雜的將一份禮單交給秦可卿,“此事我還沒有向陛下稟報”
“說一聲吧。”秦可卿無奈搖頭,掃了一眼禮單就扔在了一邊,“所有東西按規矩入庫,還有,最主要的應該不是這些東西吧”
“還有一封信。”寶珠苦笑著將一個仍然封口的信封遞過去,“娘娘恕罪,奴婢當初畢竟是受了王爺大恩,有些東西實在不好板起臉。”
信封很普通,既沒有任何名貴或者花哨的外觀,也沒有什么特殊的印記,甚至連收件人、發件人署名都沒有,若不是已經封口,也許會讓人以為是新的。
“勸我不要忘了出身,不要讓這天下落入外人手里”秦可卿表情冷漠的右手一震,信封信封、信紙都化為了飛灰消散在空氣中,“現在想起外人了當初送我入衛家的時候,怎么沒提過什么內外”
“娘娘,王爺恐怕是有些心急了。”寶珠苦笑著說道,“當初他出海的時候,目的本就是積攢實力,找機會打回來,卻沒想到事情變得太快,不過是幾年功夫,陛下就已經不可撼動了”
“就是沒有夫君又如何,當初他沒能斗得過李遠,難不成現在就可以了”秦可卿語氣冰冷,“什么心急了,不就是那群不長眼的東西眼看著朝廷變向,就跑去他那里煽風點火
這三年夫君強勢推進各項策略,他們幾乎是用盡了所有手段,卻發現除了讓自己損失慘重之外毫無用處,這才只能跑掉,還弄出了所謂的華夏衣冠今南渡的口號,哼”
“娘娘,我們的情報顯示,王爺在南洋那邊并不輕松。”寶珠無奈解釋,“雖說軍隊的戰斗力不是那里的土著能比擬的,但數量實在太少了,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這些年出海的總人口不過三十余萬,就算加上原本在當地落腳的前朝華夏遺民,也不過五十萬之數,總兵力擴充到極限,至今不過萬人規模,實在是不好堅持了。
甚至連今年的節禮,都不過是一些南洋特產,貴重確實不假,但對我們來說實在不上臺面,比如兩株高達三尺的珊瑚樹,琴妹妹那邊都能當通用擺件了。”
“如果不驚動夫君的話,我們能給出多少幫助”秦可卿想了想還是不忍心,這才多問了一句。
“沒辦法。”寶珠無奈搖頭,然后在秦可卿不解的表情中解釋道,“再多的東西都要運過去,若是少量還好,大不了奴婢帶過去就是了,可要是量大的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越過琴妹妹。”
“罷了,我還是到夫君那里嗯”秦可卿突然面頰緋紅的啐了一口,在寶珠不解的眼神中示意她先出去,這才沒好氣的起身一禮,“臣妾恭迎陛下”
“終于舍得把娘家的糟心事兒向自家夫君說明了”衛旭的身影緩緩浮現,輕輕挑著秦可卿下巴調侃,“這是你第四次收到了棉蘭老島那邊的求援吧”
“寶珠這死蹄子,還說對我忠心耿耿”秦可卿氣的哼了一聲,卻沒有認錯的意思,“他雖然是我王兄,但有軒兒在,我怎么可能會做出有害自家的事情。”
“你呀,還是沒認識到問題的根本。”衛旭無奈搖頭,順便拉了把椅子過來,示意秦可卿坐在自己大腿上,“再說寶珠可沒出賣你,這香山行宮一共占地才多大你家夫君可是太乙道果,放在這里完全可以說是全知全能。
我知道你那位大哥不老實,但現在情況不同了,他再也沒有任何希望,我自然可以心胸寬廣一點;最主要的一點,我可不只是大夏的皇帝,還是這世上全體華夏人的皇帝。
你大哥不論初心是什么,現在他都在南洋護佑那里的華夏遺民,為我華夏聞名拓展空間,作為華夏人的帝王,我有責任為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怪不得前些日子,琴妹妹明明沒什么事情,卻帶著船隊出了海,原來是另有安排。”寶珠笑嘻嘻的端著茶盤進來,給衛旭和秦可卿一人一杯,“娘娘錯怪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