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多少個千古佳話,多少個征戰沙場的例子。
先輩們的詩歌中醞釀了多少的熱血衷腸---
來到邊城塞外將近一年,小小的開戰不少于幾十次,蠻夷族類時而進宮時而退兵,擾亂人心也是故意拖延時間,糧草每日減少,距離皇城千萬八千里,運送的糧草遙遙無期。歸家的期限也是毫無把握。
裴珩他們已經不能在等了,所以今日他決定來一場大規模的進攻。
采取里外包抄甕中捉鱉直擊要害的三連環戰術擊退蠻夷之輩,要讓他們知道唐軍的威嚴。
一時間硝煙騰騰從山脈和石頭縫隙內升起,戰火在各路人馬吶喊廝殺中響徹天空。驚慌失措的馬匹嘶叫揚蹄,有人倒下,有人被鮮血灑面---
鮮血淋漓,殘尸遍野,火光沖天!
“殺呀!”那邊山里剛剛發出嘶叫聲,這邊山后宋瑜一身鎧甲帶著一隊精銳揮刀沖殺。
頓時敵軍慌亂不堪,原本強壯囂張的兵馬居然四處逃竄。
“就在此刻--眾將士聽令!”站在高處往山脈眺望戰況,裴珩琉璃眼中是肅殺之氣。他們成功了!
一身白色騎馬裝,手握寶劍,站在高高的斂兵臺上舉起手中的寶劍,身后的披風在怒風中飄蕩。俊美無比的臉上是猶如神邸一般的降臨。
“兒郎們,舉起你們的刀劍盾牌,進--攻!”
站馬揚蹄風沙起,鐵骨錚錚戰沙場!
千里不見家人面,淚水腹中似汪洋,滿心思念化成契,手中鋒芒破擎天。
“殺殺殺!”全體將士瞬間沸騰,他們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囂張的叫器早就讓他們努不可歇,終于可以出兵了。
他們要大戰三百回合拿下敵軍的營壘。
---
葉落長安風起洛陽,大軍出關已經一年有余,沒有任何戰報回來。
也不知道那邊戰況如何,滿朝文武也是紛紛上奏皇帝說要不要派人去探聽消息。
皇帝即刻下令派人送去糧草書信,另外準備了冬裝棉襖還有一些風干的食物。
大唐很富裕,在各樣的條件下資源還是很充足的。
皇帝每日在宮里夜夜笙歌,美人在抱,風花雪月。
原本就喜歡詩詞歌賦,音律詩雅,宮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這一年里發生的事情也多,二皇子剛立太子不久,卻又被廢了。
一下子滿朝文武也是愁云慘霧,一時間居然沒了可以推薦的人來入住東宮。
皇帝最得寵的妃子生下了皇子公主,不是死掉要么就是送到皇宮外撫養。
之前成年的一些皇子都在爭奪中死的死貶的貶--
加上現在邊關不穩,朝中局勢更是撲朔迷離,相位之爭也是很激烈,可惜皇帝還沉迷眼前的安逸。
忠良之臣都成了忠言逆耳!
一時間人心忐忑,有陰謀的暗藏禍心,心中清明的也無心在管。
失望也好,灰心也罷,運籌帷幄,韜光養晦,總是大家都在觀望。
--
洛陽城內人聲鼎沸,邊關戰火連連,相隔千里的皇城卻還是一派悠閑富饒,人人舒適。
在大街上,吳媽帶著朵兒和小林子在采辦家用,耳邊有人在吆喝連連,他們出門一個時辰了,東西也買的差不多了。
忽然從不遠處的城門口一匹快馬飛速而來。
“邊關戰報--眾人速速避讓!”
馬上人手高舉,神情嚴肅焦急,原本喧擾安逸的大街上被突如其來的戰報搞的人心惶惶。
“這是來戰報了?是勝了還是敗了?”
有人大聲議論,吳媽和朵兒小林子站在人群中望著離去的戰馬,三個人臉上是同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