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道峰很大,幾乎稱得上道歸劍宗七峰之中最巍峨的一座,甚至容納半數道歸劍宗弟子都輕輕松松。
道歸劍宗弟子除了實戰訓練時會選擇去劍行峰外,其它修行時間大多都聚集在授道峰閉關或者聽聞各位長老傳道授劍。
畢竟偶爾一些時候,甚至就連峰主都會來此解惑,能聽法相境劍修講道,這便是頂尖大宗的底蘊!
授道峰某處,仙鶴松林圍繞之地有一瀑布如從九天傾斜而下,日光映照之下,瀑布下的寒潭上若隱若現一道絢麗彩虹,而瀑布落入潭中,則炸開了一片如雪水花。
水霧四散,讓周圍的空氣濕潤而又清涼。
而在寒潭不遠,松林盡頭處,有一寬闊道場,道場上一位儒生模樣,身穿淄色長袍的中年男子正向面前盤膝而坐的眾弟子講著什么。
正當這時,儒生男子話語一頓,目光落在了從不遠處走來的兩個少年身上。
“嗯?他來這里做什么?”
儒生看到蘇幕后下意識的一愣。
上次這小家伙來了一趟授道峰可鬧出了不少動靜,這次又來做什么?
而當儒生注意到蘇幕時,蘇幕自然早就注意到了儒生與其面前的眾弟子。
那位正在講道的儒生不是別人,正是授道峰峰主,平將月!
“喔,竟然能碰到平前輩講道!”項云看到平將月后神色一喜。
遠遠地,蘇幕與項云兩人拱手作揖,向這位從未收徒,卻教授整個道歸劍宗弟子的男子行禮。
平將月也并無其他動作,只是簡單地點頭示意了一下。
“咦?是那個蘇幕?”
“他就是蘇幕?”
“錯不了,之前那場問劍我就在場。”
平將月的動作引來了不少弟子的好奇,也都同一時間發現了立在眾人后邊的蘇幕兩人。
蘇幕三步從凡人成為練氣境巔峰的事跡,至今仍在宗門弟子中流傳,再加上打敗于修淵贏得問劍,所以蘇幕的人氣在道歸劍宗中并不低。
有見過蘇幕的議論紛紛,沒見過蘇幕的也都好奇張望。
眼看講道被打斷,再加上這么多人盯著,蘇幕也就順勢拉著項云坐在了最后一排,打算過會等沒人注意的時候再悄悄溜走。
“安靜!”
平將月輕輕一拍手,無形的波動橫掃全場。
剎那間,道場眾人頃刻安靜了下來!
“我剛剛講到哪來著了?”
“回師伯,講到筑基的三種方式了!”有弟子舉手提醒道。
“哦對。”
平將月笑呵呵的一拍腦袋,接著剛剛說到的地方繼續講了下去。
“筑基有三,人道,地道,天道!”
平將月朗聲開口,聲音不大,卻溫和淳厚,讓人下意識的側耳傾聽。
“筑基乃大道之始,選擇合適自己的筑基方式將關乎每個修士未來的成就,雖說不是決定性因素,但終歸有些影響的。”
聽到這里,本來都準備起身開溜的蘇幕一愣,又重新做了下來。
這位平師伯講的筑基,怎么和他筑基的時候有億點點不一樣呢?
“平師伯,請問這三種方式有什么區別嗎?”有弟子好奇問道。
如今在這里聽道的大多是練氣境后期甚至是巔峰修士,他們每一個都在為筑基境做準備,希望能早日筑基,成為一個真正的劍修!
“問的好。”平將月和善的對那位弟子點了點頭,然后開口。
“人道筑基需要人間煙火氣,地道筑基需要地脈靈氣,而天道筑基則需要珍貴無比的天道之氣。”
“天道之氣!?”眾人訝異。
這里坐著的多為練氣境修士,連筑基境修士都不是,更別談去了解傳說中的“天道”了。
“嗯,就是天道之氣,而想要抽離天道之氣,除了要到達九天之上,法相境修為是最低要求,并且并非任何一個法相境修士都能做到這一點。”
平江月掃過面前一張張或好奇,或驚訝,或向往的面龐,最后看了一眼最后邊的蘇幕,心中嘆息一聲。
要知道即便是在人才輩出的道歸劍宗里,能完成天道筑基的弟子也是少之又少,上一個天道筑基的還是桃魚來著。
而尋常弟子沒這個天賦不說,也更沒這個機緣,畢竟可不是任何一個法相境修士都能輕松抽離天道之氣的。
整個道歸劍宗的法相境修士中,也就長孫前輩和紀秋師妹能做到了,其它幾人,就連莫天行都做不到抽離天道之氣。
而紀秋師妹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還是因為紀秋師妹太過特殊了。
“天道筑基畢竟是極少數,大部分修士選擇的多為人道筑基與地道筑基。”平將月繼續開口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