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放棄思考的他干脆舉手投降:“教授,老實說,我聽不懂。”
何同方笑著擺擺手:“別說你了,關于現代不可知論,我到現在也不是全懂。”
“咱們還是回到那個最初的問題,你問我,是否相信這世上有神鬼道佛?”
“答案是我相信。”
“我也相信,無論什么神鬼佛道,都能夠用科學知識和理性思維,去解釋這一切。”
“然而,我更加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在那神鬼道佛的背后,會出現更多的未知謎團。”
夏小海一邊思考著何同方的話,一邊又問道:“教授,如果我們假設世界上真的有神鬼道佛,那么它們究竟是怎么存在的呢?”
“我聽說,修道里面會用境界來區別,比如煉氣、筑基、金丹、元嬰什么的……”
何同方對這個話題挺感興趣:“這是個好問題,假設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修道成仙之人。”
“那么,他們的身體狀態和存在方式,應該和修煉的境界相關。”
“比如,根據五時七候的分類,元嬰已成的修道者,可以光明自照,晝夜常明,天地之氣化為己用。那么這種道行的存在,還可能和普通人一樣嗎?”
“自然不會,他的身體和機能,一定出現了不可名狀的變化。”
“所以,關于煉氣、筑基、金丹、元嬰這些境界,我認為歷來的道家典籍,都遺漏了一個重要的關鍵。”
夏小海不理解:“重要的關鍵?”
何同方:“我自認為對道家典籍有著幾分研究,《鐘呂傳道集》、《抱樸子·論仙》、《仙經》、《云笈七簽》、《坤元經》、《存神煉氣銘》、《攝養枕中方》……這些道家著作我多多少少都看過。”
“但在這些道經中,關于修真境界一事,無論是仙經十七境,還是五時七候,幾乎所有道經都只講了兩件事情。”
“第一個是如何修煉到這一境界,比如煉氣需要打坐和沖穴,筑基要求易脈和心悟,金丹必須凝化和成形……”
“第二個大多講的是,到達這一境界有何表現。比如煉氣境可以疾病不生,身輕體健;筑基境可以返老還童,明晰自身;金丹境可以飛行天地,騰云駕霧……”
“但是,你想想看,基本上沒有哪一部道經,去討論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
夏小海聽到這里,不自覺的問道:“什么問題?”
何同方:“修道之人,在每個境界的生理情況和器官結構。”
夏小海:“生理情況和器官結構?”
何同方:“我再簡單點說,就是修道者處在不同境界時,身體內部的組織構成和存在方式,是否出現了變化和不同?”
“關于這一點,幾乎沒有任何一部道經,去分析和講述,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夏小海想了想,說道:“或許是那些寫道經的人忘了?”
何同方搖搖頭:“那些寫道經的修道者,大多都是方士或者藥師起家,在撰寫丹方和藥單的時候,關于材料的用量、氣味、顏色和品相,都圖文并茂,描寫的生動而又詳細。”
“他們對于人體經脈、自然元素的研究,絲毫不遜色于同世的那些格致大家。”
“但就是這些道學家,為什么偏偏到了修道境界這里,除了最開始的煉體和煉氣期,還稍稍用人體穴位圖和經脈圖介紹一二。”
“而到了筑基期再往后,關于人體的變化和生物的構造,卻變得諱莫如深,語焉不詳?”
夏小海有點傻眼,他倒是沒想到這位何教授,居然會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也沒等夏小海回答,何教授自己說道:“據我估計,很可能古人的醫學水平和科學水平,還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階段。”
“所以,修道者一旦修煉到筑基期之后,在他們身上發生的變化,他們也根本沒有辦法用圖片和常理來解釋,所以就只介紹了修煉的方法和功效,對修煉者的生物狀態和生理構造干脆閉口不談。”
“但是,如今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基因技術還有物理水平,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精密儀器和生物分析,來解開修道者羽化成仙的秘密。”
聽到這里,夏小海緊張的咽了口唾沫:“何教授你打算怎么做?”
何同方低下頭思考了一會兒,接著說道:“最好能夠找到一個修真者,然后通過基因檢測和分子解構的技術,來徹底解讀修仙期每個境界背后的生理秘密。”
夏小海打了一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