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人表示,商場每年能有至少一千萬的營收,從而給地方帶來至少每年幾十萬的稅收,與此同時,商場可以提供上千個工作崗位,你覺得怎么樣?”
“很不錯啊。”方明不覺得有什么問題,“既帶來了稅收,又帶來了就業,而且其實還拉動了消費。
當然,前提是他真的能做到的話。”
“你為什么會不自覺的補充拉動消費這一個點?”羅平突然有些意味深長的看著方明。
“為什么?這不是很自然就會聯想到的東西么,一個大型商場的核心,不就是拉動消費么?”
羅平不禁一笑,“如果你站在商場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話,這么說是沒有錯的,可如果你站在一座城市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話,大型商場,可以有更大的價值。”
“這話怎么說?”
“我就給你說說第二個來競標的人吧,他提出的概念,是先選擇原本就有一定商業基礎的地方,然后在這里打造一個大型商場,同時將原有的區域進行一個整合規劃。
將大型商場的商業效益鋪開,直接衍生到整個區域。
那么當這個大型商場正式落成,大型商場在刺激消費的同時,還將同時承擔起一個吸引流量的作用。
當大量的人流量因為商場的存在而集中在這里的時候,周邊的整體規劃就會體現出其價值,將商圈的商業活動,直接放到到一整個區域。
比如直接做成一個大型商業街,將大型商場放在比較核心的地方,而大型商場里的店鋪跟周邊店鋪甚至可以做出一個層次感,從而拉動一整個區域的消費,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大型商場內部的消費。
至于商場的年營收,稅收,以及帶來的崗位,還需要多言么?”
聽著羅平的話,方明不自覺的點點頭,“站在地方領導的角度,他們肯定更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后者的思路。”
“你說的沒錯,因為地方在意的不是一個商場,領導們在乎的是整個長暙,他們要的,是整個長暙的發展。
所以如果能帶動周邊經濟的項目,會比一個單一只顧及自己的項目更受領導歡迎。”
方明突然意識到什么,“天光路那邊...”
“方總看來已經想到了啊,你當初選擇定點在天光路,是因為那邊已經有了一個君子蘭交易中心的雛形,不管是從環境,位置,還是店鋪的排列,看起來確實都更適合直接打造成一個君子蘭交易中心。
相比之下,紅旗街這里商店太雜,環境太雜,好像不是那么適合君子蘭交易中心的建設。
但是,當你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紅旗街君子蘭交易中心如果能夠從一開始就直接考慮區域經濟效益,那么它表明上的劣勢,說不定反而會變成優勢。
而天光路的優勢,很可能就成了劣勢,因為天光路那邊再想在周邊做點什么,成本太大。”
方明慢慢放下筷子,整個人陷入了沉思,他已經沒有心思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