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從慈慶宮出來的時候,天色也就遲了,今天這一天,實在是人人都很慌亂,不過表面鎮靜而已。
然后眾人便分道揚鑣,回宮里的回宮里,回無逸殿的回無逸殿,回家的回家。
禮部尚書張潮有意與嚴嵩等人錯開,與秦德威走在一起。等出了午門后,張老師便問起話來
“你到底為什么提議由張太后監護太子你到底有什么目的,有什么算計,下一步形勢會變成什么樣,最好對我交個底,不然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秦德威長嘆一聲,皺著眉頭說“老師你要問這個,其實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罷了,我怎么知道形勢會如何演變”
張老師反倒感到奇怪了,難得一見不肖弟子有這種“無知”模樣。
在絕大多數時間里,秦德威都是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握的自信樣子,然后就有一步接一步,一環套一環的縝密布置。
而且每次結果也都證明,秦德威并不是虛張聲勢,確實是有把握。
張老師又問道“你這話是怎么說的你要是不知道形勢會變成什么樣,還敢那么果斷的推舉張太后”
秦德威很無奈的答道“因為我實在別無選擇了,只能選一個不是最壞的路子。”
張老師這些年,已經習慣了依賴于秦德威算無遺策的判斷,聽到這句很是詫異,“難道你也不知道下一步會怎樣”
秦德威搖了搖頭,這次事情與往常事情不同的是,完全沒有歷史參考,無法利用先知先覺的金手指進行推演。
他知道會有宮變,但沒料到宮變會提前一年,張太后還活著;
歷史上嘉靖皇帝當天就醒了過來,沒有造成政治空窗期,但本時空嘉靖皇帝今天完全沒有醒過來的跡象。
往常遇到的事情,都是歷史偶然中的必然,找準規律就可以順藤摸瓜;
但今天遇到了歷史必然中的偶然,發生完全是隨機的,沒有什么可借鑒的規律可言,怎么預判
所以他秦德威也能表面鎮靜,依然是一切盡在掌握的作派,讓人看不出虛實。
張老師再三盤問后,確定秦德威不是賣關子,真的沒有一步接一步的縝密布置,頓時就感到無語了。
“你知不知道,所有人都在絞盡腦汁的猜測你的意圖和布局”張老師莫名的有點氣憤。
秦德威不能理解,好端端的老師你生啥氣
張老師又問道“那你總有個思路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秦德威也明白,必須要讓老師知道自己想法,不然以后真不好打配合。便詳盡解釋說“我是這么想的,首先,我不能先支持方皇后攝政。
這里又有三個原因,其一,張太后尊位在方皇后之前,又是長輩,比方皇后更名正言順,支持方皇后強壓張太后,違逆倫理綱常。
而且我大明從未有皇后涉政先例,所以支持方皇后的難度更大,要完全打破原有禮法,非天子不可為也
其二,只要方皇后涉足政治,所有人肯定都會想盡辦法搜集方皇后的信息,肯定能注意到,她跟我是同鄉,甚至還是幼年相識。
在這種情況下,我如果公然力挺方皇后攝政,立刻就會成為眾失之的,別人都會全力反對的
我還沒有到一手遮天、獨攬朝綱的地步,不能做這樣很容易被圍攻的事情。
其三,正所謂出頭的椽子先爛,現在下一步形勢誰都難以判斷,讓方皇后先試水涉政,風險很大。
再怎么說,方皇后也是舊同鄉,以后關系發展的潛力很大,所以不能讓她輕易冒險,不如讓張太后先試試看。
舉個例子,萬一皇上過幾日醒了,遷怒起來也是張太后的事情了,不會影響方皇后。
等張太后試驗完了,證實攝政模式可行,皇上又還沒醒時,再想辦法支持方皇后也不遲。”
張老師仔細聽著,消化了秦德威今日沒有支持公開方皇后的理由,又詢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