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現在已經拿柳蕓香和趙晟、趙秀當親人了,也不會在趙家村和青山鎮待多久,肯定是要往外走的,趙晟要考科舉的人,更是注定要往外走。
可現如今趙晟身體還沒痊愈,柳蕓香也才和離了,心里怎么可能不難受?
還得防著趙鐵生父子兄弟們會不會再生事,大家仍住一個村兒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萬一再有個什么事兒,顧笙可不愿柳蕓香母子三個白白慪氣,哪怕她事后能找補回來,一樣不愿意。
遂只能與羅大夫道:“我和我相公身體都還沒痊愈,趕不得路,家里這些日子事也多,不滿羅大夫您說,要去縣里還真不容易。您既一片好心,我們便厚顏給您添麻煩了。您放心,我們不會讓您白跑這一趟的,若東西沒有賣出去,您來回的食宿車費我們事后一定補給您;若東西順利賣出去了,不管賣了多少銀子,都您二我們八,怎么樣?”
若真是“太歲”,怎么著也能賣上百兩銀子,二成就是二十兩,擱縣里可能不算什么,擱青山鎮,可實打實不是小數目了。
倒弄得跟自己蓄意占趙娘子一家便宜似的……
羅大夫直擺手,“趙娘子,什么銀子不銀子的,我自愿替你們跑這一趟的,您千萬別與我客氣,何況我過幾天本來也要去縣里一趟,如今不過提前去罷了。那我明兒一早就出發去縣里,五日內應該能回來,今兒是……二十四,這樣,三十那天你們再來,肯定就有結果了。”
顧笙還想再說:“正是因為您是自愿的,我們感激都來不及,怎么可能再讓您自掏腰包?”
趙晟與柳蕓香也道,“就是,總不能讓您出了力,還出錢才是,本來就是我們家的事兒……”
架不住羅大夫堅持:“幾位再這么客氣,我可就不好意思跑這一趟了。不怕幾位笑話兒,我打的主意認真算來,可不只是幾十兩銀子的事兒,幾位再說下去,我就要無地自容了。”
只得都打住,又與羅大夫寒暄了幾句,出了醫館。
柳蕓香便與趙晟道:“阿晟你不是說要去書館瞧瞧嗎,帶了笙笙一塊兒去吧,要是笙笙餓了,你們就先吃點兒東西,我去繡莊瞧瞧。”
且不說那“太歲”還沒賣出去,就算已經賣出去了,一家人也沒有坐吃山空,把擔子都壓笙笙肩上的道理。
只要她做得動一日,哪怕只能掙三文兩文的,也不會白歇著。
趙晟的想頭與柳蕓香差不多,但除了不想顧笙再受累,他同樣不想柳蕓香和趙秀受累。
可這會兒在大街上,他也不好與柳蕓香多說,便只點頭:“我知道了,那娘忙您的去吧,我們待會兒在三岔路口碰面。”
隨即娘兒三個分作兩撥,顧笙跟著趙晟去了書館,柳蕓香則去了繡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