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一山不容二虎。
換到朝廷天家里,這話一樣適用,尤其適用于歷代皇帝與太子之間。
若不然,何以皇帝除了極少數,都得前朝后宮各方勢力催了又催,實在被催得沒辦法了,才肯立太子?哪怕立了太子,照樣會對太子百般打壓,太子反倒得越發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就是因為不到最后關頭,當皇帝的必須一直將大權牢牢抓在手里,才能由始至終保障自己的絕對權威,也保障……自己能壽終正寢。
而不是不知道什么時候,便不得不升級成了太上皇,甚至,不得不“駕崩”了。
當今皇上自然也不能例外,可以說,從滿朝文武到一眾妃嬪兒孫,他就沒有一個絕對信得過,沒有一個不提防的。
實在要說例外,便是李長庚和敏妃了。
結果怕什么來什么,他還真讓自己的兒子打到了乾元殿,打到了自己的寢殿,狼狽至極。
誰知道這還不算完,他的另一個兒子倒是緊接著就“救駕”來了,卻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甚至,整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策劃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前一個又蠢又壞的兒子入彀,達到自己一舉多得,一步登天的目的!
皇上哪怕當時對太子再愧對。
哪怕見過太子的真正實力和德才素養后,覺得他的確是自己一眾兒子里,最適合做太子的人選,江山社稷交到他手里,不會比交給其他任何一個兒子更好了。
哪怕再想到自己的身體的確已經不行了,能早些把國本定了,讓朝廷和天下都安心,也是對的。
等事后再一回想,還是忍不住憋屈,忍不住痛苦了。
怎么就走到了這一步?
他登基這些年來,不敢說有多圣明睿智,自問也算一個合格的皇帝,對后宮大部分妃嬪和大部分兒女來說,也算一個合格的君夫和父皇了。
為什么要這樣對他?
憑什么這樣對他?
他的幼年少年時期自不必說,不得寵的低階妃嬪生的不得寵的皇子,私下里到底是怎樣艱難度日的,只有親自經過的人才知道。
好不容易入了皇后的眼,養到了皇后身邊,照樣是黃連鍍金,不知道怎么熬了過來的。
總算熬到他登基了,可惜上頭還有個太后,他還得與太后斗,還得殫精竭慮,才能一點點拿到本就該屬于自己的大權,慢慢做自己想做的事。
萬幸太后沒能斗過老天,終于去了,他也終于成為了名副其實、說一不二的一國之君。
他卻又得了不治之癥,還被逼得只剩皇帝之名,僅剩的日子都只能在自己的寢殿內“安心養病”了,——他既然能當皇帝,就說明老天爺也認可他是真命天子,結果就是這樣對待真命天子的嗎?!
皇上越想就越痛苦,心里的憋屈最盛時,真的只差憋得他整個人都炸裂了。
可他能怎么辦呢,虎落平陽被犬欺,他都已被拔掉牙齒,折斷四肢,毫無反抗之力了,除了強迫自己平靜的接受,再平靜的度過自己人生里最后一段時光,他還能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