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兩個多時辰才結束,最后很多坦桑帝國的士兵都投降了,二皇子最后倒是硬氣了一回,他寧死也不投降,南弦因此給了他個痛快。
南弦跟獨孤云傾匯報后,獨孤云傾讓他打掃好戰場后,去接應衛常坤,雖然他給衛常坤配備了兩名高手,但是,皇室的高手又豈是幾名。
他和納蘭榮錦回到大鼎帝國境內,做最后的準備,因為,永親王這張王牌還沒有起到作用呢。
四天后,四國聯軍徹底敗了,四國的國土九幽占了三分之二,三分之一分給了四國另一面跟他們聯手的鄰國,新的國境線是獨孤云傾早就規劃好的,跟幾國的協議中已經說明了,因此,各國都很痛快的退到屬于他們的地盤。
九幽皇帝派了使臣跟幾國簽訂協議后,都各自整理屬于他們各自的新的國土。
而協議是一式兩份,需要幾國的帝王印上玉璽印后,再送到九幽皇城,由九幽帝王印上玉璽印,然后再送回幾國一份,這樣就各自拿一份,同時簽訂的還有和平協議,百年之內,幾國絕對不會發起戰爭。
次日,坦桑帝國皇城被攻陷,坦桑帝國成為過去,因為沒有跟任何帝國聯手,因此,坦桑帝國整個都歸屬了九幽帝國。
衛常坤也一戰成名,成為此次戰爭中,所有將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南弦僅次于他。
此時,大鼎帝國主戰的一派已經徹底的偃旗息鼓了,這還怎么戰,要是再戰,坦桑帝國的下場就是大鼎帝國的下場。
戰和求和的問題倒是解決了,因此,主求和一派的人此時氣焰倒是更盛了。不過,即便是都同意求和,該如何求和,又成了問題,又分成了兩派。
原因就是永親王在他們的手里,一派主張利用永親王在九幽換地心里的地位提出條件,讓九幽退出大鼎國土,兩國簽訂和平協議,這樣大鼎帝國至少不會損失國土。
另一派覺得九幽皇帝再喜歡永親王,也不會拿他換已經到手的大鼎帝國的土地,弄不好會惹怒九幽,讓求和的路更難走。
大鼎皇帝看著下面爭執的面紅耳赤的眾臣,想到白錦書給他的心里提到的關于永親王的處置方式,又猶豫了。
白錦書預估到大鼎的局面了,提醒他父皇真的走到這一步就把永親王好好送回去,再誠心誠意的談判,盡量少折損一些國土,這是最佳方案了,否則失去會更多。
皇帝之所以猶豫,說白了就是還是不信任白錦書,雖然知道他的才能和智慧,但是這么多年本能的提防和不信任,已經成了習慣。
時間不允許他多猶豫,最后他還是選擇了利用永親王在獨孤青蒼心里的地位換回大鼎土地,到底還是舍不得那些被九幽占領的土地。
大鼎皇帝派出了他最信任的人,親自去跟獨孤云傾談判。
而這邊獨孤云傾就等著大鼎帝國主動來和談,得到和談的使臣明日就能到的消息,鳳眸挑了一下,這么快他絲毫意外都沒有。
次日一早,使臣就到了,獨孤云傾可沒急著見他們,淡定的跟納蘭榮錦吃完早飯,又喝了會茶,一直到午時過了之后,才去兩國談判的地方。
既然是談判,地方自然要選擇兩方人都放心的地方,這個位置滅有比兩軍之間更合適了,那里大鼎一方搭起了一個帳篷來。
等了一上午,使臣的心里越來越焦急,生怕獨孤云傾直接放棄永親王。
看到獨孤云傾來了,使臣的心也算是落了落,但是依然懸在不上不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