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吧,這面條的口感有些粘了。
溪田感覺自己應該是個很挑嘴的人,但是這一大碗面他還是吃得很暢快。
游蕊把栗子給父母,大哥大嫂,二哥都分一些,免得只有溪田一人吃東西讓他尷尬。
栗子個兒很大,很甜,很香,很軟糯。
游母吃了兩個就不吃了,這樣好的栗子,應該很貴,還是放著給小孫子吃吧。
溪田吃了一大碗面,跟游家人約好第二日請期,就起身回了山間的竹籬院兒。
第二天一大早,游母讓游橋去借了游大伯家的牛車,然后親自跟著去鎮上,買了些豆腐、豆皮、豬肉回來,這都是為請期宴席準備的。
買了很多東西,游母心情還算不錯,但是一回到村里,就聽到幾個婦人在那兒說閑話。
“游家那邊這么著急把蕊的婚期定下來,不會是他們家姑娘還惦記著陳二郎吧。”
“就你們多長了一張嘴”,游母遠遠聽到,立時高聲道,“見天兒什么閑話都往外扯,也不怕哪天一道雷劈了你們。”
游大伯娘坐在家門口,看見這一幕,吐出嘴里的瓜子皮,跟旁邊一個婦人道:“叫他們撿了個大漏兒,瞧把我這二弟妹得意的。這么著急忙慌地定下親迎日期,別說外人,我也懷疑是不是有什么貓膩。”
游大伯娘說完沒有得到婦人的附和,有些不高興,跟著身后就響起婆婆帶著冷意的聲音,“老大家的,我看是讓你吃得太飽了,別人還沒說什么,你倒先給自家人拆臺。”
游大伯娘立刻笑著轉過身,道:“娘,您這是什么話。我只是隨便說說。您說啊,要是都知道那只有兩間竹屋的溪田有那么多錢,誰不想把閨女嫁給他。我還想給咱們家葵兒定下這個女婿呢。”
游大伯娘三子二女,長女菜兒已經出嫁,婆家在縣城,是游歡意和陳二郎定親之前,村里嫁的最好的姑娘。
小女兒葵兒只比游蕊小一歲,正是相看的年紀。游大伯娘靠著婆婆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十分看不上二弟一家子,沒想到自己睜大眼睛在那鎮上、縣上的給小女兒尋女婿,村里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個極好的。
但是呢,發現的時候竟然已經被二弟妹家撿漏了,她從昨天那心里就不忿兒呢。
游老太太一向看不上大兒媳婦這個眼皮子淺的,但凡當年老二不是逆著她的意,非要娶徐氏那個守了望門寡的,她都不會這么的只扶持大兒媳婦。
聽到她這話,冷哼道:“早些年也不是沒有人看重溪田一把子力氣的,想把閨女嫁給他的好幾家呢,你看看最后成了嗎?”
游大伯娘不服道:“啥意思,他就看上蕊丫頭了?”
游老太太拍拍衣袖,“你還別看不上蕊兒,她經過前面那一事,我瞧著倒是穩重許多,也多了些我的品格兒。”
“娘”,游大伯娘這下真的慌了,“您這是啥意思啊?您不會要教她接生的手藝吧?”
游老太太不再看大兒媳婦,對站在一旁聽她們婆媳倆說話的那個婦人道:“瓜蛋奶奶,聽說你們老二家的又有孕了。”
瓜蛋奶奶聞言立刻滿臉笑意,“老二家的有福,到時候還得請大娘再給咱家接個孫子呢。”
“沒問題”,游老太太笑道。
笑了會兒,瓜蛋奶奶又道:“只是那老大家的,嫁過來比她弟妹還早三年,到現在連個蛋都不下,我這心里也愁啊。”
“雖然說可以把老二家的兒子過繼個給老大,可不是親生的,總歸要擱一層的,我就擔心以后我們老大連個端茶送水的孩子都沒有。”